前三季上市券商盈利增速降逾20% 小券商生存困難
2018-10-17 16:41:44 來源:新快報
從目前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數據來看,上市券商的整體營收和盈利下滑幅度均逾20%。這背后,除了經紀投行業務拖累以外,受二級市場影響的股權質押業務也是風險所在。與大券商謀求轉型和開拓新業務相比,中小券商的生存顯得更加艱難。
三家盈利實現正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30家發布9月業績的上市券商有24家盈利出現下滑,其中有10家遭遇“腰斬”。國元證券9月實現營收1.28億元,同比下滑38.47%,凈利潤281萬元則大挫95.47%;第一創業和東北證券的盈利跌幅也均超過70%。大券商方面,廣發證券盈利規模雖有2.34億元,但降幅也高達49.64%。其次,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的盈利跌幅分別為39.11%、63.57%、42%、24.7%。
包括9月在內,有可比數據的26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987.82億元和凈利潤376.34億元,增速分別為-14.38%和-22.62%。其中,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作為僅有的營收超過100億元(分別為141.13億元和121.62億元)的券商,前三季度分別實現凈利潤55.04億元和48.13億元,增速為1.1%和-14.51%。另外,廣發證券營收72.73億元和盈利29.38億元,降幅均超過20%。
因子公司分紅因素影響,申萬宏源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6.61億元,同比大增69%;方正證券實現盈利11.33億元,增速也有13.7%。其中,申萬宏源在7月份收到子公司利潤分配10億元,方正證券則在9月份收到民族證券9億元分紅。
小券商生存困難
盈利下滑的背后,是券商的經紀投行等主要業務均遭重創,具體財報雖沒出來,但市場交易數據已勾勒出清晰輪廓。
今年1-9月,A股日均股基交易額3905.7億元,同比下滑15.3%,其中9月單月兩市成交額4.9萬億元,環比下滑24.6%。同時,前三季度月均上會的IPO企業數量為18.44家,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45家。前三季度月均過會企業數量9.78家,也明顯低于去年同期的36.44家。
“傳統業務受挫后,券商都在自發挖掘新業務,包括和私募合作、股票代持、市值管理、收益互換等。但小券商缺乏新業務開展資格,能否熬過寒冬還是個問題。”某大型券商人士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小券商對傭金的依賴明顯,不少是為上規模大搞傭金戰,現在看來是有點“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受二級市場下行拖累的股權質押存量業務(目前已有部分券商停止該業務),也是券商業務的一大隱患。中金公司稱,股票質押風險仍在壓制券商估值,但財富及資管轉型等業務將提供估值修復路徑。比如,券商的資管業務已壓縮規模并向主動管理轉型,在二季度,廣發資管、東證資管等券商的主動管理資產比例就超過50%。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