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放貸亂象頻繁出現 廣州運用監管科技實現金融風險防控無死角
2020-12-03 08:20:25 來源:廣州日報
借款16萬元,要還95萬元!家住海珠區的梁先生無力償還,被迫過戶名下唯一房產。經過縝密偵查,該起案件背后牽出一個特大“套路貸”涉黑惡團伙,該團伙分別在越秀、海珠、荔灣區注冊成立公司,發布“小額低息貸款”虛假廣告,誘騙事主前來借款,落入其設計的“套路貸”陷阱。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廣州市把金融放貸行業專項整治作為決戰決勝掃黑除惡的重要戰場,加強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各部門的配合協同,共同開展專項治理工作。據統計,今年以來累計清理無牌 “小貸企業”133家,“再貸款企業”66家,金融機構亂象存量問題整改率達95%以上,打掉“套路貸”團伙9個,金融環境得到明顯優化,人民群眾金融服務獲得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開展專項排查行動 排查2萬多家金融機構
據介紹,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大力開展小額貸款公司“現金貸”業務的清理整頓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出疑似開展現金貸業務的企業6家,均已完成整改工作。
同時,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大力開展無放貸資質和未經審批非法搶注小貸公司的清理整頓工作,共清理出未取得監管部門審批,注冊信息含有“小額貸款”“再貸款”字樣的“小貸企業”133家,“再貸款企業”66家。聯合市場監管部門責令企業主動改名和變更企業經營范圍,對外公示小貸公司白名單。
為整頓取締處罰非法金融機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開展銀行保險機構非法放貸專項排查行動,指導機構對超范圍經營放貸、無指定用途放貸、違規收費、暴力催收等非法金融活動開展全面排查。據統計,累計排查各級銀行保險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2萬多家,排查從業人員96.51萬人,發現各類風險線索35條。截至目前,相關銀行保險機構已問責15人次,向公安機關報送案件2件。
加大刑事打擊力度 騙貸類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81%
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嚴厲打擊貸款“三查”不盡職、與無放貸業務資質的合作機構共同出資發放貸款等違規行為。截至目前,累計做出行政處罰決定61項,處罰機構50家、罰沒金額2060.13萬元,對56名責任人給予處罰,金融機構亂象存量問題整改率達95%以上。
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與市公安局共建打擊非法金融活動聯合實驗室。截至目前,全市共立非法集資案件135宗,破案123宗,刑拘272人,逮捕303人;共立騙貸類案件5宗,破案3宗,逮捕4人。其中,非法集資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19%,騙貸類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81%。今年以來打掉“套路貸”團伙9個,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價值約5700余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40余名。
運用監管科技 實現金融風險防控無死角
據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依托廣州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運用金融監管科技創新地方金融監管模式,實現廣州市金融風險防控無死角,逐步實現地方金融業態的數字化監管。
截至目前,廣州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共對廣州市內166195家類金融機構進行風險實時監測,發現風險企業1068家,截至今年10月,累計提供風險線索742條,各有關單位累計反饋742條,排查處置工作完成率100%,有292條涉及疑似非法集資風險,已形成風險線索通過風險處置管理系統發送各區開展實地核查,其中11條已由公安部門立案處理,6條線索風險企業已被行政處罰,13條線索被移送公安部門或工商部門進一步核查,50條線索被風險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已實現全市12家地方交易場所、951家融資租賃公司、409家商業保理機構及21家私募基金接入非現場監管系統并開展數據報送。
加強宣傳發動 掀起掃黑除惡熱潮
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化宣傳教育,開展“套路貸”“校園貸”等金融放貸行業涉黑涉惡違法犯罪防范宣傳活動超4900場,指導各區金融工作部門、銀行保險機構建立常態化宣傳教育機制,借助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通過舉辦金融系統反洗錢微視頻大賽等創新方式,揭露“套路貸”“校園貸”等非法金融放貸慣用手法,提高公眾對非法放貸、欺詐性貸款活動的識別能力。
為了讓宣傳工作更具實效,通過擺攤設點、入戶走訪、開會講解等形式開展面對面宣傳。據統計,2萬余家銀行保險機構網點參與宣傳活動,累計派出宣傳人員36萬余人次,走訪社區、單位以及企業10萬多家次,制作各類宣傳短視頻、微電影3700多條,受眾人數多達千萬余人次。
典型案例:
披著小額貸款公司外衣 實施“套路貸”違法犯罪
據市民梁先生報警稱,他在2016年期間遇到資金周轉問題,向“廣州市銀某公司”借款16萬元。在隨后的兩年時間內,被該公司強迫以“轉單平賬”方式,再向另外兩家公司先后貸款“平貸”,累計需要向三家公司償還的貸款及利息高達95萬元。無奈之下,他被迫將名下唯一的房產過戶給公司指定人員,才還清債務。
經警方調查發現,上述三家公司對外均稱提供業務咨詢和小額貸款,實際上卻是借民間借貸之名,巧立違約金、滯納金、手續費等名目,欺騙事主簽訂虛高借款合同,再以各種手段導致事主違約,短時間內產生巨額欠款,無法償還。為迫使事主償還款,公司催收人員往往以毆打、敲詐勒索、非法拘禁以及淋紅油、淋糞水、堵鎖眼、撒冥幣等各種暴力手段脅迫。
在確認上述三家貸款公司實為披著民間借貸外衣行詐騙之實的“套路貸”作案團伙后,漸漸地,一個特大“套路貸”涉黑惡團伙浮出水面。經周密部署,2019年1月,該團伙被一舉搗毀,涉嫌“套路貸”詐騙、尋釁滋事、故意傷害、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涉黑惡案件多宗,查封、凍結及扣押該團伙涉案總資產1.058億元。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章程 通訊員楊勰勰
關鍵詞: 金融放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