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豐工業基礎薄弱 “跟班服務推進項目落地
2021-05-25 16:57:28 來源:湖北日報
今年元月至5月,咸豐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增長近2倍、1.3倍。新簽約的14個億元項目中,工業項目占了一半以上。新開工的9個億元項目,工業占了7個。
咸豐縣工業園管委會副主任何萬友介紹,為改變工業基礎薄弱的狀況,該縣近年重點培育綠色建材、閥門制造、節能環保設備制造三大產業。目前,石材板材生產能力達到900萬平方米,閥門制造企業11家,4家節能環保企業投產。
“螞蟻搬兵”夯實產業基石
走進忠堡工業園區的湖北新農佳科技有限公司,70多名工人正在緊張作業,一旁的倉庫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灶具。
“這是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生物質節能環保集成灶。”該公司負責人李紅明介紹,傳統的農村灶具做飯時煙多,主要是秸稈、柴火燃燒時產生了大量的碳顆粒。而新型灶具能夠讓碳顆粒實現二次凈化燃燒,幾乎沒有黑煙。
“因為節能效果好,訂單供不應求。”李紅明表示,目前,很多北方省市將更換農村灶具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公司的產品很受歡迎。今年前4個月,灶具銷量就超過5000臺。
新農佳公司是一家招商引資企業,研發總部在杭州,現年銷售額達數千萬元。
記者走訪發現,咸豐縣的綠色建材、閥門制造、節能環保設備制造企業約30余家,規模都不大,小的年銷售數百萬元,大的近億元。
“咸豐工業基礎薄弱,只能采取‘螞蟻搬兵’,夯實產業基石。”何萬友表示。
提檔升級,老樹發新芽
在朝陽寺鎮的一間廠房內,咸豐鑫磊礦業的負責人嚴振忠,正帶領技術人員查驗新生產的膩子粉。這是咸豐縣今年新開工、投產的石材企業。
“產品不錯,客戶很滿意。”他介紹,膩子粉由開礦過程中產生的邊角余料加工而成,是生產玻璃及部分化工產品的原料,市場需求大。過去,開采的石頭大部分做成石材,而邊角余料不僅浪費,還容易造成污染。今年1月,企業決定投資1500萬元,新建一座年產20萬噸膩子粉、5萬噸真石漆的加工廠。考慮到客戶需要,他先租用一間廠房,安裝了1條生產線,4月份正式投產。
在忠堡工業園區,恩施州紅寶金屬制造有限公司廠房內,擺放著96臺全數控閥門制造設備。其中有66臺已投產,生產一款汽車減震系統使用的閥門設備。在另外30臺設備旁,幾名技術人員正在調試。
“目前已基本調試成功,生產的不銹鋼潔具樣品通過質檢。”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秀桃拿出一個樣品說,它可以賣到10多元,附加值是汽車產品的2倍以上。預計5月底可正式投產。
咸豐縣科經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大產業都是傳統產業,通過提檔升級,實現了“老樹發新芽”。今年新開工的7個過億元工業項目中,有5個是提檔升級類。根據計劃,2021年,該縣將實現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確保8個技改項目投產達效。
跟班服務,推進項目落地
如何培育和壯大三大產業?咸豐縣的答案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該縣將招商引資列為“頭號工程”,縣領導走出去招商、圍繞產業鏈招商。為加快項目落地,政府出臺支持產業發展“30條”,設立工業發展、鄉村振興專項基金2億元,注資1億元成立縣擔保公司。
入駐咸豐工業園的一家閥門企業,投產后資金缺口500萬元。縣擔保公司根據企業訂單情況,很快解決企業融資需求。今年以來,縣擔保公司圍繞三大產業,累計為10家企業擔保貸款1648萬元。全縣金融機構累計為市場主體發放貸款3.45億元。
該縣對落戶開工項目建立服務專班,從企業登記注冊到設備入園、調試生產,全方位解決各類問題。
咸豐縣委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縣領導和相關單位領銜“承包”重點工業項目和技改項目,掛圖作戰,確保項目如期開工、建成、投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 通訊員 田雙 賀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