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市18個重大項目吹響施工號角 創新之舉推進創“芯”之區
2021-08-06 07:48:23 來源:湖北日報
400平方公里的華容區北臨長江水道,西通中國光谷,東接年底即將建成的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個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
7月24日,鄂州市18個重大項目吹響施工號角。其中,13個為重大產業轉型升級項目,華容區占5個,在全市5個區中數量最多。
“努力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勇當武鄂同城化‘排頭兵’。”7月24日,華容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說,該區今年以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一系列重大項目密集開工的同時,又有一批已建或在建的項目開啟“沖刺模式”。
創新之舉推進創“芯”之區
7月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紅蓮湖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只見大約50臺套壓路機、挖土機正開足馬力施工。
“一周前我們新增6支隊伍進場,人員由此前的30余人增至160余人。”聯投湖北路橋公司相關負責人肖慶介紹,近期,隨著北區2942畝地塊清表、騰退進入收尾,15條道路工程所涉及的土方、排水、管道、綠化等節點建設全面加速。
產業園占地6.19平方公里,去年7月底開工。“進度全面加速,離不開華容區的強力支持。”省聯投華容公司社會事務部經理鄧世華介紹,開工前,華容區就在規劃區域開展土地征遷“百日會戰”,短短3個月拆除房屋538棟。開工后,華容區創新服務,協調土地清表、騰退和土地報批,為項目推進掃清障礙。
6月底,該區通過提前介入開展實質性審查、權籍調查、設計方案和施工圖審查,將拿地后的有關審批流程調整到拿地前和拿地中,給省聯投華容公司15個地塊辦理發放《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設計方案批復》《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等,五證同發實現拿地即開工。
作為光谷科創大走廊“紅蓮湖—葛店科創組團”重點項目,紅蓮湖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園總投資90億元,打造以大數據與云計算、5G通信網絡、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助力建設武鄂融合創“芯”示范區。
武鄂融合,交通先行。園區往北是武漢存儲器基地,往西是光谷科學島。根據安排,這里將新建29條市政道路,其中5條與武漢對接。目前,光谷未來三路與華容新城大道間1.12公里的斷頭路正在加速打通,國慶節前將通車。
這條路的一側,產業園先期項目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展示中心已建成,共計2500平方米的二層建筑已完成裝飾裝修。走進一樓展廳,極富科技感的投影加三維式沉浸影院令人耳目一新。
“東湖高新集團作為首家引進企業已簽約。”鄧世華介紹,按照“優先推動公建基礎設施、同步開展產業導入”原則,累計投資30余億元,北區共4條環線道路已成形,南區3個村灣即將啟動新一輪項目征遷。年底,園區所有主干路網有望拉通。
臺創園“三產融合”初具雛形
40米長的水上直線滑道、超大水流造浪機……7月30日,華容區段店鎮杏福農業臺創園,總投資1.5億元的“親水園”開啟試運營,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往打卡,享受夏日清涼。
“親水園”引用臺灣宜蘭“童玩節”的設計理念,打造一個“親近水、擁有綠”的主題公園。項目2017年開始規劃,占地160畝,親水池建有“鯨魚王海盜船”“鱷魚大戰”“怪蟹造浪機”“水床飛船”“魔幻水舞臺”等5個水上游玩項目,高峰期一天可接待游客8000人次。
除親水池,項目還拿出45畝地建了研學區以及3棟4層公寓樓,可容納3000人游學入住。園區一側,新建停車場可滿足500輛車的停車需求。
2014年,湖北杏福農業開發公司落戶華容段店鎮,打造臺灣農民創業園。2017年,華容臺創園成為我省第10家省級臺創園。目前,該園流轉土地面積1.7萬畝,其中湖泊8000畝,耕地9000畝,圍繞現代農業、農旅結合發展觀光旅游。
沿316國道從華容集鎮往東北數公里處,9棟廠房和2棟宿舍樓已冒出地面。這是臺創園投資2.9億元著力打造的文創街。
“項目2019年12月開工,主體工程已于7月初完工,眼下進入全面裝修階段,其中東區外部裝修接近尾聲。”施工現場負責人劉旭前介紹,文創街占地170多畝,規劃建設臺灣名品、農產品、水產品、肉制品、傳承藝術、烘焙、釀造文化等觀光工廠以及冷凍冷藏庫、宿舍樓游客服務中心和宿舍樓,以“耕、食、游、居、樂、教、養”為經營理念,打造集文創、教育、觀光旅游、農產品云端銷售、冷凍冷藏、包裝于一體的示范區。
去年11月,華容區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簽約,引入“一基地、一中心、一實驗室”進駐臺創園。目前,臺創園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初具雛形,正全力做好要素保障,沖刺國家級目標。*(記者 夏中華 通訊員 潘協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