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核一號”完成首個供暖季任務,明年供暖面積將進一步擴大
2022-04-01 18:19:32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從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投)獲悉,4月1日,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山東海陽核能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國家電投“暖核一號”超額完成首個供暖季任務,持續安全穩定供熱143天,供熱面積近500萬平方米,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系統運行良好。該項目惠及海陽城區20萬居民,為“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提供了首個可復制、可推廣的整縣制核能供暖方案。
海陽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并預留兩臺擴建場地,一期工程1、2機組為1253兆瓦三代核電機組,先后于2018年10月和2019年1月投入商運。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向澎湃新聞介紹稱,該公司與海陽當地政府一道,于2018年海陽核電1號機組商運當年,在國內率先啟動大型壓水堆熱電聯產研究與實踐。在2019年投運我國首個核能供熱商用工程一期項目的基礎上,2021年投運“暖核一號”海陽核能供熱工程二期項目。
從技術原理上看,“暖核一號”供熱項目從核電機組抽取高壓缸排汽作為熱源,在物理隔絕的情況下,進行多次熱量交換,最終通過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送到用戶家中。
通常而言,海陽的供暖季為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暖核一號”供熱項目2021年11月9日投運,今年4月1日結束供暖,時間跨度超過傳統供暖期。
更為突出的是其環境效益。據山東核電有限公司測算,自投運以來,該項目首個供暖季累計對外提供清潔熱量200萬吉焦,同比核能供熱前,節約原煤消耗1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3萬噸、氮氧化物2021噸、二氧化硫2138噸、煙塵1243噸,供暖季空氣中PM2.5下降了16%,天氣優良率上升了17%,顯著提升了區域供暖季空氣質量。同時減少向環境排放熱量150萬吉焦,2攝氏度海洋溫升面積縮減了25公頃,有效改善了周邊海洋生態環境,為我國核電基地海洋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新示范。
據悉,作為國內最大的單臺機組抽汽供熱項目,山東海陽核能綜合利用示范——三期900MW核能供熱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推進,計劃于年內開工,明年供暖季前建成,并同步開展與儲熱、新能源結合,解決新能源消納和跨區域清潔供暖。項目建成后,單臺機組在每年發電95億度的同時,供暖面積可達3000萬平方米,滿足100萬居民的取暖需求,還可開展核能工業供汽,屆時機組熱效率將達到55.9%,是原來的1.5倍,減碳及減排效果是二期項目的5倍。
關鍵詞: 進一步擴大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