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多部門:打擊不良代理投訴舉報黑灰產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2022-04-12 18:54:51 來源:澎湃新聞
近段時間,一些有關代理投訴舉報的消息在不少平臺出現,稍有不慎,有的金融消費者或掉入陷阱。
4月11日,浙江銀保監局、浙江省公安廳等多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金融領域不良代理投訴舉報風險 優化營商環境的通告》(下稱《通告》),意在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打擊不良代理投訴舉報黑灰產業,營造我省良好營商環境。
《通告》指出,消費者要警惕“不良代理投訴舉報”風險、增進對金融產品了解、樹立依法維權意識。金融機構則應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嚴禁銷售人員利用誤導、誘騙等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不適當的金融產品,并要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暢通投訴、征信異議等渠道,提高投訴、征信異議等處理質效,有效提升客戶滿意度。
可見的是,部分不良代理組織或個人通過違法買賣公民信息或利用網購平臺、社交平臺、短視頻等媒體形式以“代理退保維權”“專業反催收”“征信修復”等名義,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維權”,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保單、銀行卡、聯系方式等涉及個人隱私的敏感信息,唆使或代理消費者無視合同約定、捏造事實等進行投訴或舉報,并阻止消費者與金融機構、監管部門開展有效溝通,甚至以纏訪鬧訪等手段施壓,以達到其收取高額代理手續費、截留套取資金、唆使消費者轉購非法理財產品等目的。
《通告》指出,上述非法行為可能導致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無法繼續享受金融服務或失去保險保障,甚至遭受詐騙的風險。
金融產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資金融通便利或有償風險保障。因而,消費者應當通過正規渠道正確了解征信異議申請、融資成本、抵押、擔保、保險責任、現金價值等金融概念,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理念,審慎授權或簽署合同協議,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通告》顯示,消費者應警惕參與“不良代理投訴舉報”可能面臨的風險隱患,對于“不良代理投訴舉報”勿輕信、勿傳播。尤其應拒絕參與編造理由、偽造證據、提供虛假信息等非法行為。
具體如何操作呢?首先是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金融機構全國統一客服熱線或官方網站、銀行業保險業調解組織熱線、監管部門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訴求。其次,不要輕易將本人身份信息、通訊信息、家庭信息和金融信息等泄露給其他人,避免個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買賣而遭受經濟損失。
如遇不法分子竊取或非法利用個人信息、利用代理投訴舉報進行詐騙等,消費者則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以確保人身、財產安全。
《通告》明確提出,部分不良社會組織或個人借“代理投訴舉報”“征信修復”等之名,捏造事實、違背合同約定、突破法律底線,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正常金融經營秩序,破壞社會和諧穩定。對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尋釁滋事、敲詐勒索或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對唆使消費者纏訪、鬧訪,尤其是對公共秩序和社會穩定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依法嚴肅處理,維護金融行業秩序和社會穩定大局。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