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企業控股一筆美元債違約,債券當期余額3億美元
2022-04-19 19:16:04 來源:澎湃新聞
4月18日晚間,易居企業控股公告稱,公司一筆2022年4月18日到期,年利率7.625%的美元債違約。
據資料顯示,易居企業控股此次違約的美元債發行于2019年10月,當期余額3億美元,期限2.5年,應于2022年4月18日到期。
公告稱,公司未能于2022年4月18日(票據到期日)償付EHOUSE7.625 04/18/22票據(以下簡稱“2022票據”),構成票據條款下的違約事件。上述違約事件構成了EHOUSE7.6 06/10/23票據(以下簡稱“2023票據”)條款下票據的交叉違約。此類交叉違約不會構成2023票據的加速到期。根據相關條款,只有當公司收到至少占2023票據總本金25%受托人或持有人發出的書面通知時,此類違約事件才會加速2023票據的到期。公司正在評估此次違約所造成的影響,并將根據相關條例對事件的最新情況進行公告。目前,公司2023年票據已經暫停買賣。
易居企業控股強調,截至4月18日,公司未收到任何2022年、2023年票據或可轉換票據加速到期的請求。
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易居企業控股實現營業收入88.44億元,同比增長9.85%;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88.93億元,首次出現大幅虧損。
分業務板塊來看,易居企業控股一手房代理服務產生的收入約為19.76億元,同比減少38.3%;房地產經紀網絡服務產生的收入約為25.09億元,同比減少8.1%;房地產數據及咨詢服務產生的收入約為9.15億元,同比減少7.3%;數字營銷服務產生的收入約為34.43億元,同比增加205.1%。
易居企業控股稱,2021年,在“房住不炒”主基調下,要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多項包括土 拍、監管資金等政策層層加碼,房地產行業進入寒冬,成交持續下行,多家地產開發商出現信用危機。作為中國房地產行業下游主要的服務平臺,公司也受到行業連鎖反應的波及,房地產銷售回款階段性下行,整體業績下滑,報告期內錄得虧損93.75億元。對于虧損的原因,易居企業控股稱,主要由于業務規模下降,多個房地產開發商客戶的信貸惡化,對于客戶未償還應收款項的預期信貸損失確認額外虧損撥備,以及整體地產市場下行導致其他資產的減值虧損。
在2021年年報中,易居企業控股稱,公司嚴格限制開支,重整成本架構,為順應上游房地產開發行業發展趨勢,對原有一手房代理業務板塊的問題項目進行裁撤,對該業務板塊人員配置進行調整,優化資源投入的去向和節奏;積極催繳應收,優化項目賬期,對于已計提減值的應收賬款,公司將積極跟進;制定清收計劃,加大力度催繳,審慎評估合作的開發商客戶,優先選擇回款有保障的高質量項目,并嚴格控制回款賬期。隨著整體房地產行業的逐漸回暖,上游房地產開發商流動性的進一步恢復,相信公司將通過各業務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實現業務逐步恢復。
截至2021年末,易居企業控股總資產為151.51億元,總負債121.55億元,凈資產29.96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0.22%,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75.15億元和33.14億元。
今年2月23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將易居企業控股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B”下調至“CCC”,以及公司未償高級無抵押票據的長期發行評級從“B”下調至“CCC”。
當時,標普就在報告中稱,該公司于2022年4月到期的3億美元票據及之后高級無抵押票據面臨著高償付壓力,流動性正在惡化。該公司現在面臨著潛在的流動性緊縮。這是因為公司難以從陷入困境的開發商那里獲得付款,現金水平有所降低,以及在未來兩個月內有相當大規模的債務到期。盡管易居企業控股在這一時期并非完全不可能獲得新的資金或流動性來源,但它可能需要緊急解決這一情況。
標普稱,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即使易居企業控股能夠解決于今年4月到期債券的償還問題,其流動資金狀況也可能持續緊張。易居企業控股到2023年上半年還將面臨3億美元的境外債券到期。
截至4月19日收盤,易居企業控股報0.81港元/股,跌幅7.95%。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