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戲》 處女座黃渤拍處女作,講究
2018-08-10 09:02:11 來源:新京報
由黃渤自導自演,王寶強、舒淇、張藝興、于和偉、王迅、李勤勤、李又麟等主演的電影《一出好戲》將于明日全國公映。該片講述了公司員工團建出游遭遇海難,被迫流落荒島共同生活,并直面一系列“人性”問題的寓言故事。
作為黃渤導演的長片處女作,他并沒有選擇“喜劇”這個自己最擅長、也最保險的類型,“根本沒想過‘保險’這事兒,用三年時間去做一件保險的事情,不如去演戲,可以出很多作品,收入也會更穩(wěn)定。”最終,他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個在華語電影中少見的現(xiàn)實寓言題材,片中充斥著各種殘酷、荒誕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從作品的完成度來看,在近年來大多數(shù)演員跨界的導演處女作中,很可能是最完整、最精致,也是細節(jié)最講究的一部,算是難得的精品,從中可以看出,這些年來他對于導演這個職業(yè)做了充足準備。
片場中的黃渤,將處女座的氣質(zhì)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很多事情都親力親為。為了在張藝興臉上做一個鞋印的效果,他把工作人員的鞋子脫下來一遍遍按在張藝興臉上,再自己用畫筆勾勒出鞋印輪廓;片中有場戲,所有的角色都穿著藍色條紋裝,黃渤與服裝設計師一塊為每個演員設計不同的款式,然后現(xiàn)場裁剪;有好幾場戲已經(jīng)拍完,在王迅眼里已經(jīng)非常完美了,但黃渤在剪輯的時候,決定要求重拍。
這次和他合作過的演員都說,黃渤是他們見過脾氣最好的導演,但他對于細節(jié)的要求卻非常嚴苛,這種堅持,正是一個導演應該具備的品格。新京報獨家采訪了導演黃渤和演員王迅,回憶《一出好戲》拍攝過程中的幕后故事。
1 劇本
曾設想過整個故事沒有主角
黃渤拍電影的想法早在2010年時就萌發(fā)了,“本來打算2011年拍,2012年上映。”但是,當時的黃渤憑借寧浩的“瘋狂”電影系列迅速成為國內(nèi)炙手可熱的喜劇大腕,又憑借《斗牛》斬獲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一時風頭無兩,各種工作邀約紛至沓來,沒有多余的精力去拍自己的電影。對于處女座的黃渤來說,執(zhí)導一部電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一件事情。
2015年,演完《尋龍訣》之后,黃渤基本就沒怎么接工作,開始專注在自己的這部處女作上,和編劇關在小黑屋寫劇本。“如果只是一個單純的喜劇,他肯定就不做了。”好友王迅是最早聽黃渤講故事的聽眾之一,故事講述一群人在孤島上的遭遇,群戲加上孤島戲,在目前國產(chǎn)電影中算是比較稀有的類型,多少帶有一些實驗色彩,拍攝難度會更加復雜。光是劇本就推翻了無數(shù)次,王迅從2010年就聽黃渤聊這部戲,“劇本出了幾十稿,每稿都不一樣,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黃渤覺得,劇本的難度在于“不太有章可循”,之前雖然也有過一些荒島題材的電影,但跟自己心里想表達的內(nèi)容都不一樣,“并且里面牽扯了好多有關經(jīng)濟學、社會學以及哲學上的東西,有一些超出了我的知識范疇,你必須要有一定的高度,抱著俯視的態(tài)度,才能調(diào)配里邊的故事,才能嬉笑怒罵,游刃有余。”
因此,黃渤最開始走過很多彎路,做了很多不同的設想,其中設想過整個故事沒有主角,以不同角色的視角連接,比如王寶強飾演的小王成為荒島的主人之后,就以他的主視角去看所有人,表現(xiàn)這群人的生存狀態(tài),接下來于和偉飾演的老板成為主人之后,視角再轉(zhuǎn)換到他身上,小王就成了邊緣或是對立的一面。但是這種講述故事的方式太過實驗性,跟觀眾的觀影習慣有些沖突。“如果說成本再小一點,不用考慮太多,這樣也未嘗不可。”黃渤還是希望“市場需要”跟“自我表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結(jié)合起來,不要那么對立。
2 寓言
“天上下魚”有現(xiàn)實科學依據(jù)
在創(chuàng)作《一出好戲》的時候,黃渤經(jīng)常問自己:“在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是不是可以有自己的表達?在表達的時候,就一定要那么小眾嗎?”他一直認為電影具有文藝與娛樂兩種屬性,如何把握好這兩種屬性的“度”是一個問題。
《一出好戲》的故事是一個寓言,有一定的實驗性,這是黃渤在這部電影中所堅持的藝術表達,否則他就去拍一部純喜劇了。影片中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荒誕的、非現(xiàn)實性的場景——海邊倒扣的廢棄巨輪,海難時被巨浪卷起的大鯨,還有極具超現(xiàn)實的天上下“魚”的場景。其實,這些看似荒誕的段落,在現(xiàn)實中都是有科學依據(jù)的,比如“天上下魚”的場景,在全世界各地龍卷風頻繁的海邊經(jīng)常出現(xiàn)。
另外,片中有一段黃渤飾演的馬進站在高臺上激情陳詞的鏡頭,一束高光打在他的頭上,音樂響起德國作曲家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首交響樂曾經(jīng)在庫布里克的科幻名作《2001太空漫游》中被使用過,被黃渤放在這里之后,宏偉悲壯的樂感又被激發(fā)出另一種韻味,與電影的整個主題調(diào)性極其妥帖。
《一出好戲》雖然是一個近似于《蠅王》的寓言體故事,但黃渤并沒有將這個寓言做得太過殘酷,還是比較喜歡“在嬉笑怒罵中能夠帶出一些別的東西來,不想皺著眉頭說話。”他還是希望能夠舉重若輕一點,“而不是說把血抹到你臉上,不希望是純感官上的刺激。”其實最開始,黃渤是想把這個故事做得更癲狂,“嘻嘻哈哈把這事兒說完,大家把它當作一個鬧劇看也OK,把它當成一部有表達的片子去琢磨也OK,各取所需。但自己實際的能力可能還挺難做到這種,所以最后還是決定要收一些。”
3 選景
七天褲衩一直是濕的,都沒干過
日本屋久島
黃渤在開拍之前已經(jīng)預料到了,這不會是一個特別舒舒服服就能拍完的戲。然而,真正拍攝的過程,比他預想的還要困難好幾倍,這主要表現(xiàn)在影片拍攝現(xiàn)場自然條件的不可控上。劇本寫完之后,黃渤帶劇組開始選景,去了很多地方,新西蘭、泰國、中國臺灣、海南、千島湖等,但都沒有符合故事中荒島的樣貌。一次偶然的機會,工作人員看到一些日本屋久島的圖片,劇組就抱著一絲希望抵達那里,結(jié)果帶來了驚喜。這個島上有各式各樣的石灘、石壁、山洞、瀑布、森林,給這個故事提供了很多豐富的環(huán)境樣貌,也為整個片子建立起了一種荒誕氣質(zhì)。
然而,令黃渤疑惑的一點是:“為什么這么美的地方之前都沒有人來拍戲呢?”后來才知道這個島一年會下400場雨。電影選在2017年2月底開機,主要是為了躲過雨季,沒想到拍攝過程中的高密度降水,還是讓劇組感受到了絕望。有時候天氣預報說是晴天,但是到現(xiàn)場就下雨了,只能轉(zhuǎn)場拍別的戲,等轉(zhuǎn)過去的時候太陽又出來了。黃渤說:“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在這種環(huán)境下黃渤只能想盡辦法隨機應變,“我沒法做到像好多藝術家一樣,為了等一個晴天空半個月在那兒。實在不行,最后只能咬牙“在雨里拍吧。”沒想到,這種改變卻呈現(xiàn)出另一種氣韻,“一群人在雨中昂揚著,環(huán)境的沖突更彰顯出內(nèi)心那種力量,也挺好的。”
這部戲的演員吃了不少苦,風吹雨淋,“七天褲衩一直是濕的,都沒干過。”舒淇開玩笑說道:“劇組肯定是把錢全都拿去玩了,只能選一個最苦的地方拍戲。”雖然在屋久島的拍攝環(huán)境很艱苦,但拍完之后,每一個演員無一例外都特別想念這個地方。
青島
除了在日本屋久島取景之外,影片有些場景還選在黃渤的家鄉(xiāng)青島。如今,青島的拍攝環(huán)境越來越便捷,有很好的棚。片中的山洞是在青島的棚里拍的,山洞里面的形狀、走向、光線位置、主體跟群體之間的關系,都做了很多嘗試。在片子后半段,山洞被壓得特別低,就是希望營造那種壓迫感,人都站不起來。
片中倒扣的大輪船,因為沒法在外景搭建真實的船體,不能在海灘深挖,所以整個海灘,包括河、石頭等,都是在青島的棚里全部一比一地復原了。最開始,那艘廢棄的大船做過側(cè)躺的方案,但后來導演還是覺得倒扣在海灘上比較好,船的地板變成了天花板,天花板成為地板,呈現(xiàn)出一個顛倒的世界,與整個故事關系比較像,“因為整個故事一直在反轉(zhuǎn),人物關系也在反轉(zhuǎn)。”
黃渤自己感受也比較奇妙,“平時已經(jīng)習慣了正常的構(gòu)圖,整個場景倒過來之后,在里邊待時間長了,跟在船上是一模一樣,有眩暈、想吐的感覺。”觀眾在看這個場景的戲時,剛開始可能覺得有點別扭,但時間長了便能感受到這個場景與故事結(jié)合的妙處。
4 群戲
舒淇干等八天通告,最滿意王迅
《一出好戲》中有30多位演員,是個大群戲,在演員調(diào)教、鏡頭調(diào)度、場面掌控上有很大難度。所以,在主要演員的選擇上,黃渤盡量找一些比較成熟的“戲骨”,“我說完人物性格、人物關系以及整個語境的調(diào)性,大家會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基本能夠找到這個人物的內(nèi)核。”
黃渤說,這樣一個大群戲,能找到這么多好演員來參演是一種奢侈。很多演員大部分時間都在做背景,一待待一天,一句臺詞沒有。女主演舒淇曾在自己的房間里邊等了八天通告,都是很正常的。
王迅是讓黃渤比較“省心”的演員,因為這么多年一直做配角,王迅早已摸清了在群戲中的生存法則,“這場戲的焦點可能不在我身上,是黃渤和張藝興的戲,但是大家都在旁邊圍著,我肯定是想辦法積極參與,當鏡頭掃過時,你的狀態(tài)一定要是對的。”
黃渤也經(jīng)常在其他演員面前表揚王迅:“你們看看老潘,永遠在狀態(tài),永遠在積極地給自己加戲,無論(這鏡頭)我用不用。”王迅飾演的老潘算是導演為他量身定做的,是一個色彩性很強的角色,身上帶有一股子“賤勁”,黃渤有時候看監(jiān)視器,都恨不得把手伸到屏幕里抽他一巴掌。于和偉也說,在和王迅演對手戲的時候,心里會猛然升起消失很多年沒出現(xiàn)的暴力欲望,想打人。
所有演員中,讓黃渤最花心思的就是張藝興飾演的表弟小興。最開始試了幾十個演員都沒有遇到合適的,還是舒淇提醒他,“為什么不找張藝興?”黃渤之前不是沒有想過,但是這個角色難度有點大,怕張藝興拿不下來。最后,黃渤從默契度考慮,和張藝興一起參加真人秀節(jié)目《極限挑戰(zhàn)》相處了三年,彼此熟悉,表兄弟的關系其實已經(jīng)建立起來了。并且張藝興天生就帶有一些呆萌、憨憨厚厚的形象與角色很相符。
在做造型的時候,黃渤就給藝興臉上做了一些雀斑,戴了個眼鏡,頭發(fā)亂亂的,在形象上更接近角色。對于張藝興來說,小興這個角色難度最大的是后半段的反轉(zhuǎn),該怎么把握準這個角色。對導演黃渤來說,過程也很痛苦,“有的時候會一遍一遍地磨,有的時候會連拍20多遍。”
5 執(zhí)導
黃渤“偷師”了很多合作者
王迅說,黃渤其實很早就具備了做導演的能力。2012年的時候,他就小試牛刀,拍了兩部微電影《特殊服務》和《2B青年的不醉人生》。從這兩部微電影中可以窺視出黃渤在創(chuàng)作上的野心,兩部作品在內(nèi)容上都不是走純喜劇路線,而是融入了自己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一些思考,在形式上都是采用了封閉空間敘事,并且后者采用了極具實驗性的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作為新導演,這種探索方式可謂大膽。
這些年來,黃渤作為演員合作了很多導演,“整個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成長起來,合作過的每個導演,各個專業(yè)的人對自己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王迅與黃渤從2006年的《瘋狂的石頭》第一次合作,認識有十多年,之后每部戲幾乎都有合作。在王迅看來,黃渤是一個不斷學習型的演員,“他不是那種已經(jīng)演得不錯,就按部就班的演員。他在不斷跟新導演合作的同時,也在汲取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所以你看黃渤這次做導演,會有管虎的風格,有寧浩的風格,也有陳可辛的東西,完全能感受得到。”
學管虎
所有鏡頭都不放過
曾合作:《斗牛》《殺生》等
王迅說,管虎導演在現(xiàn)場絕對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360度拍個遍,因為他怕后期一上剪輯的時候發(fā)現(xiàn)缺鏡頭,所以就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拍到,從不會說某個方案是最好的。“黃渤這方面是學管虎,在現(xiàn)場所有的鏡頭都要拍到。”黃渤也坦誠道:“年輕導演該犯的錯誤,我也是一個沒落地全都犯了一遍。素材量確實拍得比較多,還是希望給自己在剪輯臺上留的創(chuàng)作余地能大一些。”因此影片的片比很大,很多鏡頭沒有出現(xiàn)在最終版本里,包括徐崢、孫紅雷在上島之前的戲,張藝興做了好久心理建設吃生魚的鏡頭,以及王迅全裸被綁在巖石上被海浪拍打的鏡頭全部被剪掉。
學寧浩
調(diào)教演員有想法
曾合作:《瘋狂的石頭》等
王迅認為,黃渤在調(diào)教演員方面是學寧浩。寧浩教演員時,他早就有自己想好的一套東西,但是他一定不會先入為主地告訴演員要怎么演,他會在看完演員表演之后,再結(jié)合他的想法,重新給演員做出調(diào)整。
學陳可辛
拍感情戲很細致
曾合作:《親愛的》等
在王迅看來,黃渤對于情感的處理就很“陳可辛”,很細致,尤其是和舒淇的好幾場戲拍得特別美。“我知道黃渤有他浪漫的地方,但是沒想到他浪漫的地方能處理得那么好。”片中,舒淇飾演的姍姍是馬進內(nèi)心中美好的象征,馬進把她當作女神看待,有幾場戲,黃渤用了很多奇幻的鏡頭表現(xiàn)對于女神的愛慕之情,非常唯美浪漫。
采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10萬個崗位!保定出臺促進高校畢業(yè)生就...
- 河北中藥材種植規(guī)模將新增11萬畝 推進...
- 重點城市群商業(yè)地產(chǎn)發(fā)展報告發(fā)布 商業(yè)...
- 保供穩(wěn)價!天津各級市場監(jiān)管部門全方位...
- 天津市燃氣舊管網(wǎng)改造工程進展順利 檢...
- 秦皇島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創(chuàng)新實施重點項目...
- 河北出臺數(shù)字經(jīng)濟領域地方性法規(guī) 為數(shù)...
- 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天津重拳出公布...
- 張家口崇禮:“造血式”光伏電站助力鄉(xiāng)...
- 天津海關:前4月天津口岸進出口總值5646...
- 南京推出跨境外貿(mào)紓困舉措 助力外貿(mào)企...
- 唐山樂亭:為果菜運銷開辟“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