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臺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政策 加大扶持藥械的創新力度
2018-10-12 09:41: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江蘇省政府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新一輪深化藥品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方案。為了讓更多百姓用上質量好、價格廉的藥品,該省將進一步加大、扶持藥械的創新力度。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王越解讀了近日印發的《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實施意見》與《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實施意見》(下簡稱為“意見”)。
據其介紹,江蘇是醫藥產業大省,全省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375家、藥品生產企業559家,分別位列全國第一和第二。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含醫療器械)產值4755億元(人民幣),居全國第一,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發展態勢向好。
然而,事關百姓健康的藥品行業也面臨種種挑戰。時常發生的急需藥品供給不及時、重癥患者吃不起進口藥等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老百姓用藥的可及性。
王越表示,此次兩份“意見”指出,將重點鼓勵企業仿制臨床必需、療效確切、供應短缺及重大傳染病防治和罕見病治療藥品、兒童用藥和專利到期前一年尚沒有提出注冊申請的藥品。同時將加大財政與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藥品保障能力,促進仿制藥合理使用。
記者在文件中看到,激發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被擺在突出地位。通過加快創新藥注冊受理審查、制定優先檢驗程序、建立“綠色通道”,江蘇將加大對省內醫藥產業集聚區、重點醫藥園區重大創新項目的幫扶力度,促進臨床急需、重大創新和罕見病用藥盡快上市。
此外,隨著《我不是藥神》的熱播,天價抗癌藥、仿制藥從重癥患者進入大眾視線。記者在文件中看到,“意見”特別明確,要突出以提升質量為核心的技術革新,從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加大技術改造、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明確仿制藥企業的發展定位,提高仿制藥質量和療效。
“意見”提出,要突出以滿足臨床需求為導向的仿制藥研發。要求建立跨部門的藥品生產和使用信息共享機制,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鼓勵專利到期藥品、臨床急需藥品的研發。
江蘇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蘭青也表示,該省在藥品集中采購時,凡是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給予原研藥同等待遇,直接納入備案采購范圍。今年4月,江蘇省已將12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直接列入備案采購范圍。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批備案采購工作,有28個通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將被納入其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