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登廣告致謝,緣于這樣的服務很少
2019-02-21 08:46:03 來源:工人日報
一聲簡單的“謝謝”引發各方關注——近日,浙江溫州一家民營企業買下溫州日報一個整版,刊登“我們用一個整版,只想對溫州市委市政府、甌海區委區政府說一聲謝謝!”版面上,碩大的“謝謝”格外醒目。這封特殊的感謝信,因為雙方的身份,迅速激起熱議。(見2月19日《錢江晚報》)
企業買下報紙的一個整版專門向地方政府隆重致謝比較罕見。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那些讓企業致謝的相關政務服務,難道不是政府部門應該提供的嗎?這是不是說明類似的服務之前太少太少了?
企業之所以用整版來感謝,原因在于當地政府領導多次到企業現場走訪、現場辦公、現場解決問題;政府為促進企業某個重大項目盡早落地,推行了營商服務代辦員機制,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政府特事特辦,在三天內為該企業辦完了征地與進場施工審批手續。僅就當地政府的服務行為而言,其服務意識很強,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也很高,給企業發展創造了順暢的環境,值得肯定。
可是,這樣的政務服務本是政府應該做的,是分內之事。企業對高質量的政務服務“受寵若驚”,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在不少地方,政府的服務還存在短板,還不能對企業提供普遍的、常態的高質量服務,還不能讓企業對政府的高質量服務習以為常。溫州日報配發的評論也強調,政府服務企業的自覺還沒有實現常態化,企業對政府作為的“感動”和“謝謝”,只能說明政府“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務,在一些企業看來還是陌生的。
因此,相關部門應將其視為一種鞭策,進而化作進一步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動力。
近年來,各地對優化營商環境越來越重視,紛紛推出“最多跑一次”“一站式辦理”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一些改革措施的落實廣度、深度和精度還不夠,甚至個別措施還停留在紙面上,還在某些環節卡著企業的脖子。
各地各部門應該瞄準企業或民眾的需求,在細節上下功夫,把擁堵瘀滯的環節一個個打通,把短板一塊塊補全,讓企業和民眾在每一項政務服務中都受到“店小二式”的照顧。(李英鋒)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