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你就親親我? 小心寶寶患上“接吻病”
2019-02-22 09:39:05 來源:大河網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宗雷宋曉珊記者王苗苗張成誠
近日,河南省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來了個三歲的國際友人小明(化名)。小明原本是陪著爸爸媽媽來中國旅游的,誰知剛去少林寺看過心心念念的武術表演,便滿臉痛苦地被爸爸媽媽抱進了醫院。
經診斷,小明得的竟然是“接吻病”,就是醫學專業術語上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主要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后在醫護人員的精準治療和精心護理下,小明已有明顯好轉,并對“大象出沒”的河南省兒童醫院十分喜歡,現在已經可以和其他小病友愉快地玩耍了。
“接吻病”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主要表現有喉嚨疼痛、發熱、淋巴結腫大、身體倦怠等。主要是經口密切接觸感染,如親吻、共用餐具或咀嚼食物喂食嬰兒,極其少數通過氣溶膠或污染物傳播。
“EB病毒的潛伏期較短,為4~15天,大多為10天,潛伏期內沒有明顯癥狀,發病后,幾乎所有患兒都會高燒不退,高燒維持時間在5~10天,并且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現象。”該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劉煒介紹,超過半數患兒會出現脾大、肝大的情況,但相對較少。此外,還有個別患兒會出現皮疹。
在急性期,患兒需要臥床休息,要加強對患兒的護理。脾腫大患兒應防止脾破裂,避免或限制其運動,并對癥采取退熱鎮痛、鎮靜、止咳以及護肝等措施,有喉梗阻等并發癥出現時可使用激素抗炎。
需要提醒的是,5歲以下的寶寶是“接吻病”的高發人群。寶寶年齡尚小,免疫系統不完善,抵抗病毒能力差,再加上寶寶的語言、動作都很可愛,父母常常忍不住親寶寶,有些老人還會將食物嚼碎后喂給寶寶,這些行為都有可能讓寶寶患上“接吻病”。
因此,家長在與寶寶親密接觸時,一定要注意衛生。照顧寶寶前要洗手,當出現咳嗽、流鼻涕、喉嚨痛或皮疹等癥狀時,不應與小嬰兒密切接觸。
編輯:張馨予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