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受訪青年明確認同馬克思主義 其中00后認同度最高
2019-05-10 09:42:32 來源:中國青年報
調查說明
“新中國70年暨五四100年”調查,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負責執行。調查從2019年4月19日13時開始,至2019年4月29日11時截止。通過團中央官方微信、中國青年報微信矩陣、微博、問卷網等平臺實施。本次調查合計回收有效樣本10393個,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
本次調查的樣本構成如下:
性別:男性占51.7%、女性占48.3%。
年齡:平均年齡為27.1歲。其中00后占22.9%,90后占44.5%,80后占21.6%,70后占7.8%,60后占2.3%,其他占0.9%。
學歷:初中及以下學歷者占3.8%,高中/中專學歷者占19.8%,本科/大專學歷者占71.5%,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占4.8%。
婚姻狀況:已婚者占34.5%,未婚者占60.6%,其他占4.9%。
所在地:一線城市占22.2%,二線城市占31.7%,三線城市占18.1%,四線城市占12.1%,鄉鎮和農村占15.9%。
--------------------------------------
100年前,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的五四運動,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時至今日,五四運動的影響依然深遠。4月下旬,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發起的“新中國70年暨五四100年”全國青年民調顯示,對于五四運動最重要的歷史財富,“開啟了中國青年運動的先河”(68.9%)、“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61.4%)和“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59.4%),獲選率位居前三。
這項調查有效樣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受訪者平均年齡27.1歲。
“五四運動表明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革命運動進入新的階段,即中國人民全面覺醒,特別是廣大工人階級開始參與革命,中國革命的徹底性得到彰顯。”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研究院研究員龔云表示,五四運動也是中國的思想啟蒙運動。通過發生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力量,也看到了西方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開始認識到社會主義是一種新的選擇。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鄭云天表示,五四運動這場偉大的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同時,它也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動力,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文化基礎。
五四運動后僅僅兩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現代史掀開了新的篇章。百年以來,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引領著中華民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于2019年4月19日至29日實施的本項調查顯示,87.6%的全國受訪青年明確表示自己認同馬克思主義,其中45.0%“非常認同”,42.6%“比較認同”。交互分析發現,00后受訪者認同馬克思主義的比例最高(89.3%),接下來依次是80后(88.0%)和90后(87.8%)。
清華大學博士生賀治超,平時會通過看書來了解五四運動這段歷史,還參加了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他覺得,百年前的青年先鋒們,思想上開放兼容、明辨是非,行動上有很強的執行力,很值得當代青年學習。
在本次調查列出的2019年新聞大事中,53.7%的受訪者表示關注五四運動100周年。其中00后和90后對五四運動100周年的關注度,相比其他年齡組更高,分別為58.2%和56.2%。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分析,五四運動雖然發生在100年前,但在當時年輕的愛國學子是這一運動的先鋒。青年對同齡人或與自身相關的事物通常關注度會比較高。近年來,很多大數據研究表明,當代青年對國家發展信心明顯更強,也更自信、自主、積極,呈現出一代更比一代強的趨勢特點。這源于當代青年的成長環境越來越好,國家提供給青年成長的平臺、服務青年發展的政策也越來越好。
在不同學歷的受訪者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對五四運動的關注度最高(56.6%)。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項調查中,當被問及百年來自己由衷敬佩的人時,有51.8%的受訪青年選擇了陳獨秀和李大釗等五四運動先鋒。交互分析發現,00后作出這一選擇的比例最高(64.0%),其次是90后(55.1%)。
“陳獨秀和李大釗是中國最早一批馬克思主義者,也是最早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山東省臨沂市干部邢楚若覺得,當年這些五四運動先鋒敏銳地認清了歷史發展規律和中國的社會現實,勇敢地擔當起了歷史責任,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作為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知識分子,他們做到了知行合一。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山 李潔言 實習生 王一帆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魏蔚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