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暴跌 螺紋鋼抗跌:基建這股托舉之力有多強? 5%的增速也不一定夠
2020-03-18 09:33:04 來源:經濟觀察網
北京時間3月16日晚,全球金融市場再次經歷一次足以載入歷史的大震蕩,多國股市發生熔斷事件,國際原油價格跌破30美元/桶,金屬期貨市場亦呈現普遍性的下跌。
不過,此前已經連續上漲一周的螺紋鋼期貨在又一輪“血雨腥風”中依然沒被擊潰。3月17日,螺紋鋼主力僅微跌0.2%,而同為基本金屬品種的銅、鋁、鉛、鋅、錫跌幅均大于螺紋鋼。比基本金屬跌勢更加慘重的是金銀貴金屬,黃金T+D收盤下跌5%,白銀T+D收盤下跌更是高達13.01%。
市場解讀認為,“螺紋金”的強勢是基于預期:國內投資者看到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后,預期政府將在投資上發力,盡管當前需求尚未跟得上供給,但新基建疊加老基建,讓未來的需求充滿了期待。
本周一,美聯儲再次緊急降息,將利率從1%-1.25%下調至0%-0.25%的新區間,并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松計劃。而在此不久,美聯儲剛剛宣布緊急降息50個基點,并將金融體系的隔夜信貸再融資規模擴大至1.5萬億美元。美國之外,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瑞士央行等國相繼出臺貨幣政策,以加強全球流動性。
蘭格鋼鐵網分析師陳克新認為,這些舉措將中國鋼材市場置身于流動性較為寬松的大環境之中,另一方面,中國逆周期調節加碼后的基建投資提速,將會使得全年鋼材總量需求有望保持,因此中國鋼材市場可以波瀾不驚,中長期利好、謹慎樂觀向好的預期不會改變。
不過,機構人士仍然提醒,僅針對投資者來說,還是需要防范總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李奇霖在3月17日的研報中認為,即使不考慮疫情的沖擊,2020年宏觀經濟運行本身也要靠基建托底。2019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很依賴房地產投資,房地產投資持續兩位數增長把固定資產投資穩在了5.4%。但2020年是房地產竣工大年,房地產開工與施工周期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消退,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不得不靠基建來實現,可以看到,從2019年四季度開始,專項債發行就加碼了。
李奇霖分析,如果沒有疫情影響,僅考慮房地產投資溫和回落到5%-10%之間的水平,維持去年的經濟增速,也即6.1%的水平大約需要8%左右的基建投資。現在有了疫情沖擊,從1-2月的經濟數據看,一季度GDP應該不太樂觀,如果還要維持全年6.1%的增速,后續對應的GDP增速至少要到6.5%以上才行,對應的基建投資增速可能需要達到15%以上。
這一估計還沒有考慮疫情海外擴散對外需的沖擊。如果考慮到二季度外需萎縮的風險,要完成既定的經濟增速,需要的基建投資規模可能要更大了,15%的增速也不一定夠。
要實現15%的基建增速,壓力很大。“現在財政預算壓力較大,基建啟動需要融資支持,問題是傳統基建的回報率不高,融資環節打通需要政府隱性擔保和土地溢價增厚老基建的回報率,這就得放松隱性債務監管和房地產市場了。而至少目前為止,還沒看到上述政策有放松的跡象。”李奇霖在分析中認為。
李奇霖提醒,盡管經濟相對于一季度明顯恢復是確定的,財政政策積極、基建發力穩增長也是可以確定的,但投資者在逆周期調節政策和經濟增長的預期上不應過分樂觀。
關鍵詞: 金銀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