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民企 CPFF美聯儲直接“輸血”企業
2020-03-24 08:45:58 來源:第一財經
雖然還沒有跡象表明金融危機已經到來,但美國已經開始使出金融危機時的大招。美聯儲當地時間3月17日宣布重啟商業票據融資工具(CPFF),直接入市購買商業票據,一解其因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級帶來的流動性之渴。
此次,美聯儲一舉降至0利率之后,仍未能阻止美股歷史性的四次熔斷,此時再祭出這一“殺手锏”,試圖挽救市場信心。
在中國央行的工具箱中,也有類似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的“一支箭”,即2018年推出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下稱“支持工具”),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亦是大顯身手。而CPFF與此有異曲同工之效。
CPFF:美聯儲直接“輸血”企業
CPFF簡單來說,是一種短期融資工具,期限一般在270天以內,其中大多數票據期限在90天以內,通常被企業用于員工薪酬和租金等日常開支。
在危機之時,企業等私人部門往往面臨最大的風險,而美聯儲通常情況下只能購買政府或政府機構發行的債券,不能直接購買企業等私人部門發行的債券。設立這一工具,相當于讓美聯儲繞開金融機構直接向美國企業提供流動性。
CPFF具體怎么實施?根據《聯邦儲備法》,CPFF在使用之前需獲得美國財政部的批準,由紐約聯儲設立一家SPV(特殊目的公司)向美國商業票據發行人提供流動性支持。該SPV將從合格公司中購買評級A1/P1的無擔保、有資產支持的商業票據。
CPFF能夠起到怎樣的效果?中信證券宏觀研究近期在研報中指出,CPFF將直接壓縮商業票據市場的利差,改善企業的現金流,是短期緩解流動性緊張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由于美聯儲可以通過CPFF繞開銀行直接為實體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這將直接改善企業短期運營現金流,避免企業由于融資市場的資金緊張而出現大面積的違約。
美聯儲這一工具上次被啟用是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之時,曾有效緩解了因雷曼兄弟倒閉引發的市場流動性緊張。該工具使用之后,Libor-OIS利差明顯收窄,非金融企業的商業票據利差也出現了快速的壓縮,市場流動性緊張局面得到了明顯改善。CPFF在市場流動性最緊張的時期規模一度達到3500億美元,之后隨著商業票據市場的流動性得到改善,規模逐漸收縮,直至2010年4月26日,最后一筆商業票據到期清零。
此次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美國金融市場和企業帶來的沖擊,CPFF被重啟,美聯儲稱,除非延期,商業票據融資機制將于2021年3月17日終止。
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一份民企違約保險
中國央行在2018年10月設立了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作為化解民企融資難“三支箭”中的第二支箭。
與美聯儲直接購買商業票據不同,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由人民銀行運用再貸款提供部分初始資金,由專業機構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出售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擔保增信等多種方式,重點支持暫時遇到困難,但有市場、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并非作為一個短期的應對流動性危機的工具,而是作為緩解民企融資難問題的一個創新機制,長期設立。
簡單來說,相當于投資人在購買債券的同時,購買了一份違約保險。
這種模式的一個優勢在于,央行只提供部分初始資金,能夠撬動更大規模的資金流向特定的企業。據初步估算,如果初期提供的初始資金是100億元,可能會形成1600億元的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工具并非中國版QE(量化寬松),并不意味著央行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央行只是提供了少部分初始資金,究竟為哪些企業的債券提供增信、如何定價,還是依靠機構的專業判斷,依靠市場的力量。
在具體運作上,初期選擇的專業機構是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這是目前在中國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市場份額最大的一家機構。后續一些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以及其他信用增進公司等商業機構也可以開展類似的業務。央行設立這一工具主要是為了緩解金融市場上的“羊群效應”,為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紓困。
民營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是信貸、債券、股票市場,這三個渠道有一個“不好”,負面效應相互疊加。當時央行連續推出“三支箭”:第一支箭是增加民營企業的信貸,第二支箭是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三支箭是股權融資支持工具。
央行行長易綱此前表示,債券市場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企業能夠順利發債,銀行就不會給企業斷貸,該企業股票價格也會有所好轉。因此,支持工具被作為“破題”之用和兩外“兩支箭”相輔相成。
支持工具抗疫
近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很多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再次面臨資金難題。第一財經記者從央行有關部門了解到,支持工具在此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多家疫情重點保供上市公司債券融資提供了支持。
央行相關部門表示,2月3日復工以來,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直接支持10家民營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1只,金額48.5億元。
其中支持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998.SH)、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535.SH)、亞廈控股有限公司(002375.SZ)3家民營企業發行疫情防控債3只,金額8億元,募集資金分別用于防疫物資采購、防疫隔離區工程建設等。
從支持效果來看,在得到支持工具增信后,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比如,近期參與防疫相關原材料生產的浙江恒逸集團2月底發行第二期短期融資券。該只債券因得到支持工具增信,獲得投資者積極認購,發行利率較其1月發行的同期限品種利率下行將近400個基點,下行幅度遠超市場平均水平。
此外還有,從事集成電路行業的歌爾集團有限公司(002241.SZ)評級較低(AA級),擬發行5億元長期限債券(3年)。但是在高評級債券集中發行的大背景下,其發行遇到較大困難,難以募滿原定發行金額。支持工具積極提供1億元支持并帶動其他投資者參與,協助該只債券順利完成發行,申購倍數1.04倍。
第一財經記者從央行相關部門了解到,截至2020年3月19日,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支持89家民營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85只、955.73億元。其中,支持工具直接支持72家民營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29只,金額725.7億元。
關鍵詞: 民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