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助力寧夏構建“一河三山”生態安全格局
2021-05-11 16:00: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寧夏自然條件嚴苛、生態先天脆弱,在生態保護修復過程中,政府財力投入有限、社會資本參與不足已成為最突出的瓶頸制約。記者在11日召開的《自然資源部支持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意見》(以下簡稱《支持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寧夏將探索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投入機制,聚焦構建“一河三山”生態安全格局。
“一河三山”指黃河、六盤山、賀蘭山、羅山,其在構筑西北生態安全屏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自然資源部日前出臺的《支持意見》中明確,將打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政策瓶頸,助力寧夏構建“一河三山”生態安全格局。
《支持意見》明確,將賦予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的社會投資主體依法取得一定修復面積的自然資源使用權,通過發展相關產業,滿足生態修復活動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需求,充分發揮生態產品價值,保障企業投資收益;賦予符合條件的社會修復主體優先使用權、經營權和建設用地指標專屬占用權,通過權能與效益的轉換,調動市場主體參與生態保護修復治理積極性,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支持意見》還允許寧夏將葡萄酒、枸杞、奶產業等重點產業發展與荒漠化生態恢復、荒山戈壁和采礦廢棄地改造相結合,打造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良性互動的示范樣板。
針對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中的規范問題,《支持意見》強調,在生態保護修復過程中要遵循自然規律,按照科學治理次序,依據寧夏自然稟賦實際,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此外,中國也將從國家規劃層面支持“三山”生態保護修復,為寧夏構建“一河三山”生態安全格局提供支撐。(楊迪 李澤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