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速通車里程快速增長 走上綠色發展和智慧智能之路
2021-05-28 16:35:43 來源:湖北日報
5月28日零時許,由湖北交投襄陽運營公司運營的保神高速3個收費站同時亮起綠色箭頭,打開匝道。
夜色茫茫,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高速兩端的保康五道峽、神農架收費站燈火通明,一些大貨車、小轎車魚貫而入。這條高速公路的“點睛”之筆,讓湖北高速公路覆蓋縣區圓滿“畫圓”。
湖北從1991年建成第一條高速公路——總長70公里的武黃高速起步,歷經30年艱苦奮斗,以保神高速建成為標志,湖北所有的縣市區全部通達高速公路,奮斗多年的“縣縣通高速”成為現實。
俯瞰荊楚大地,山水相連,大地如畫。
不斷抬升的高質量發展底板,也讓高速公路見證湖北經濟騰飛。30年,全省民用汽車擁有量1277萬輛,增長62.87倍。高速公路總里程達7362公里,比1991年的70公里增長104倍,超過汽車擁有量的增幅。2020年,湖北高速公路共通行收費車輛2.52億輛次,比1991年增長149.1倍。
從70公里到7362公里的大跨越
5月28日,湖北兩條高速同時開通。除了保神高速外,還有沙市至公安高速公路楊家廠至孟家溪段開通,將緩解二廣高速的交通行車壓力。
這兩條分別位于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的高速公路,將助推區域旅游資源、自然資源開發,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為我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提供交通硬支撐。
這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設“十四五”開局漂亮、全年精彩的一個縮影。年初,宜都長江公路大橋、武漢城市圈高速公路環線建成通車,咸寧至九江高速公路、武漢至紅安高速公路項目開工。隨后,三峽翻壩江北高速、蘄太高速蘄春西段等通過交工驗收,武穴、棋盤洲、赤壁等長江公路大橋通車在即。
時鐘回撥到1991年3月。武黃高速沿線人們歡呼雀躍,慶賀“楚天第一路”建成通車,湖北高速公路實現“零”的突破。當時,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年輕的工程師張世飆,背著行囊吃住在工地,打下武黃高速第一個零控制樁。
30年后,已是湖北交投總工程師的張世飆,仍奮戰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設一線。他把湖北高速30年歷程,比喻成一個人的30年。
“頭10年是生長期,武黃、黃黃、楚天、漢孝等高速相繼建成。中間10年是快速成長期,以京珠湖北段、襄十、襄荊、荊宜、十漫、滬蓉西等‘大動脈’為代表。近10年,全省高速公路逐漸由重規模轉向重質量,進一步加密省際通道,優化過江通道布局。”張世飆對記者說。
從“萬人會戰”到智慧綠色
湖北高速不僅通車里程快速增長,還走上綠色發展、智慧智能、資源節約之路。
記者走訪湖北在建多個高速公路工地,發現應用泥水分離器、霧炮養生降塵、濕噴機械手、梁場自動噴淋等已是常態。施工中通過表土剝離集中堆放、泥漿沉淀處理、垃圾統一清運、廢水達標排放、邊坡支擋防護綠化等,實現高速建設最小破壞,最大恢復。
橋隧比高達85.36%的保神高速,是我省橋隧比最高的山區高速公路。
“修這樣的高速路,在30年前不敢想象,不能靠‘萬人會戰’。”湖北交投襄神公司黨委書記黃槐軒說,通過隧道零開挖進洞、濕噴、二襯帶模注漿、仰拱弧形分層澆筑等先進工藝工裝技術,修一條路會申報多個國家發明專利。
一條高速路,就是一條致富路
作為進出神農架林區的唯一快速通道,保神高速建成通車,從襄陽市保康縣進入神農架林區由3小時縮短為1小時,將徹底打破制約神農架發展的交通瓶頸,讓老百姓的出行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不僅如此,襄陽市、神農架林區負責人均表示,保神高速通車后,不僅帶動生態旅游經濟發展,更便于優化產業布局,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一條高速路,就是一條致富路、一條經濟帶。
離保神高速神農架收費站兩公里的一個水果采摘園,250畝的青脆李長勢良好。7月份,這個論個賣的“貴族水果”將上市。“今年預計有50噸青脆李外運到北上廣,有了高速路,運費將比以前節省50%。”神農架聚豐園農業負責人張書紅高興地對記者說。
“過去從陽日到襄陽得三四個小時,現在只要2個小時”,陽日鎮黨委書記唐彬說,高速公路的開通將助推當地土豆、香菇、中藥材、小雜糧等土特產更多地走出大山,企業的物流成本也將大幅降低,為此該鎮搶抓機遇擬于年內開建東部物流園。
“高速公路需超前規劃和建設!”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院長蘭志雄認為,沒有高速公路,就不能形成便捷的物流、人流,再好的資源也無法發揮產業優勢,再美的綠水青山也難以變成金山銀山。
交通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底盤。今年2月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顯示,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成渝兩條主軸交匯湖北武漢,作為中部大通道大樞紐,湖北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據統計,從武黃高速公路起步,至“十三五”期末,湖北高速公路里程已從全國12位躍居第4位。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省高速公路總里程將突破8000公里,我省與周邊每個省市至少有3個以上高速出口,武漢至九江、南昌、長沙等地可實現當日往返。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李劍軍 通訊員 劉星亮 楊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