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全面建成“軌道上的江蘇” 實現95%縣級以上節點高鐵通達
2021-06-09 16:54:07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
在近幾年大力發展高速鐵路建設,補上公共出行短板后,我省建成軌道上的江蘇也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昨天,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鐵路發展的意見》,明確江蘇加快推進全省多層次鐵路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形成人悅其行、貨優其流、分工合理、安全高效的鐵路客貨運體系。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江蘇”;到2035年,全面建成“軌道上的江蘇”,實現95%縣級以上節點高鐵通達。
省交通運輸廳一級巡視員丁軍華介紹,根據《意見》,江蘇鐵路的發展目標為:全力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和“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安全高效、走在前列”的現代化鐵路強省。圍繞這個目標,《意見》提出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一個階段,到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江蘇”。新增鐵路1000公里,總里程達到5200公里,其中高鐵3000公里,覆蓋所有設區市和 90%縣級以上節點,實現省會南京與各設區市1.5小時通達、與長三角中心城市1小時通達,基本實現各設區市間2.5小時通達、各設區市與長三角中心區城市間3小時通達,寧鎮揚、蘇錫常、滬蘇通率先形成1小時“軌道交通圈”。鐵路貨運體系基本形成。
第二個階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軌道上的江蘇”。全面建成由高鐵干線、城際鐵路、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和貨運鐵路等組成的“省域成網、擁江成環、外暢內密、功能互補、多網互聯、站城融合、港(園)場協同”的多層次現代化鐵路網絡,形成人悅其行、貨優其流、分工合理、安全高效的鐵路客貨運體系。實現95%縣級以上節點高鐵通達,其中50萬以上人口城市(縣)高鐵全覆蓋。全省鐵路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完善。
記者了解到,為實現這一目標,我省將加快建設滬蘇通二期、滬蘇湖鐵路和南沿江、寧淮城際鐵路,開工建設滬渝蓉高鐵江蘇段(北沿江)、通蘇嘉甬、濰坊至宿遷、宿遷至合肥、鎮宣鐵路鎮江至溧陽段等國家干線鐵路和鹽泰錫常宜、寧宣、揚鎮寧馬、寧滁蚌、宜興至湖州、寧杭二通道、上元門過江通道等區域城際鐵路,謀劃推進常州至泰州、新沂至淮安等一批新的項目,推動形成以國家“八縱八橫”和我省的“兩縱兩橫”高鐵網為骨干,以區域城際鐵路為延伸拓展,以省會南京為核心,以蘇州南通、徐州、連云港為三極的“六縱六橫一核三極”干線鐵路網絡。
與此同時,《意見》也明確將突出加快城市群城際和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建設。圍繞區域融合發展,開工建設(滬)蘇錫常、如通蘇湖、蘇淀滬、水鄉旅游線等城市群城際鐵路,推動形成以服務長三角中心區、揚子江城市群為主要目標的“區域一體、銜接順暢、站城融合”的城際鐵路網絡。圍繞提升南京、蘇錫常、徐州等都市圈中心城區對周邊城鎮的輻射帶動能力,扎實有序推進一批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建設,支持利用既有鐵路富余能力或對既有鐵路改造后開行市域(郊)列車,逐步形成“功能匹配、標準統一、便捷高效”的市域(郊)鐵路網絡。
此外,《意見》還提出,江蘇將高起點探索自主運營,積極構建符合江蘇實際、適應發展需求的軌道交通運營體系。具體舉措上,將充分發揮干線路網功能,積極支持以國家鐵路運輸企業為主、運營江蘇境內的國家干線鐵路和接入國家干線網的區域城際鐵路。統籌研究城市群城際鐵路技術標準、規范、制式和運營模式,依托既有省、市鐵路或城市軌道發展平臺,加快組建區域性城際鐵路運營公司和貨運公司,推動形成城市群城際鐵路的自主運營體系和貨運“最后一公里”的總體運營體系,逐步構建起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和溝通長江南北、覆蓋揚子江城市群的“擁江環湖”自主運營網絡。同時,探索推進城市群城際和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公交化運營機制,實施“一卡通”“一站式”及月票、電子客票、刷臉進出站、智能引導、安檢互認等便民服務。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陳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