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白色污染限制難 三無塑料袋仍然在售
2022-02-27 20:26:36 來源:今晚報
市民趙先生日前撥打本報熱線反映,自2007年國家頒布“限塑令”已經過去15年,本市也出臺了一系列管理規定,但日常生活中仍看到用塑料袋的習慣存續。連日來記者在菜市場、超市、快餐廳等實地調查走訪,發現白色污染在一些菜市場中仍然不可避免,免費提供三無塑料袋的現象不少,落實“限塑令”仍任重道遠。
菜市場白色污染限制難
2月21日17時記者來到西青道與紅旗北路交口的華潤萬家超市,在結賬柜臺,收銀員詢問結賬的市民是否需要塑料袋,如果需要,他們有1元、0.8元和0.6元三種袋子提供。記者購買了一個1元的塑料袋,發現塑料袋上明顯注明了塑料袋的規格、承重、執行標準、公司名稱、聯系方式等信息,且特別印有“可堆肥化降解”及“非食品直接接觸用生物降解塑料袋”等字樣。
隨后記者又來到位于南開區海光寺的家樂福超市及天佑城下的物美超市,發現購物袋上均有類似明確標注。2月22日14時,記者隨機來到紅旗路與西營門外大街交口的一家麥當勞,在其用來裝飲料杯的外帶塑料袋上可以清晰看到“此袋子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產”等標志和字樣。
與之相對,2月23日和24日,記者分別走訪南開區廣開街菜市場、萬德莊菜市場及河西區體北菜市場,這些菜市場中的攤位都會免費提供塑料袋,但塑料袋五顏六色、大小不等、薄厚不一,其共同點是塑料袋外沒有任何標志。記者詢問幾名攤主是否聽說過“限塑令”,他們均表示聽過,但具體內容不清楚。記者問這些沒有標志的塑料袋是從哪里買到的,一位攤主表示之前會去北辰韓家墅買,后來改從網上買,因為更便宜。
三無塑料袋仍然在售
2月24日下午記者來到北辰區韓家墅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看到這里有專門批發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區域。在一家店內,記者注意到各種塑料袋打成捆,裝在一個個大編織袋中供人挑選。記者向店主詢問塑料袋價格,店主詢問記者準備裝什么,記者表示小超市賣水果用。店主從其中一個編織袋中拿出一捆紅色塑料袋遞過來,說這種就行,“袋子5.5元一斤,合七八分錢一個,挺合適的”。記者接過這捆塑料袋反復查看,發現上面沒有任何標志。
在另一家店中,店主推薦另一款4.3元一斤的塑料袋,一斤大概有50多個,同樣是三無塑料袋。記者問,這種塑料袋是可降解的嗎?店長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市商務局規范采購渠道
2月25日記者聯系到市商務局市場處,一相關負責人回復說,目前市商務局正在規范本市農貿市場購物塑料袋采購渠道,截至2021年底,已有25家菜市場推廣購物袋集中購銷,到2025年底全市農貿市場將逐步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但這名相關負責人也坦言,落實“限塑令”仍任重道遠,雖然農貿市場限塑工作取得一定進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限塑工作開展。比如,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生產和銷售未得到有效遏制,商戶通過網購平臺和線下途徑仍能輕易買到大量廉價的不可降解塑料袋;目前我市對不可降解塑料袋的銷售行為執法還不到位,缺乏嚴肅查處和曝光的舉措;此外,可降解塑料袋成本較高,一些農貿市場的小攤位商戶配合度不高。(本報記者 胡智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