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產正在成為全球避風港?真正牛!沒有降息,A股越走越穩,什么原因?
2020-03-04 13:57:56 來源:上海證券報
昨夜美聯儲出人意料地盤中降息之后,不領情的美股出人意料地大幅下挫。
有觀點認為,美聯儲的降息動作令市場更加擔心美國及全世界經濟未來面對的壓力,因而導致市場下跌。
A股市場今日穩健的表現令中國資產避風港的形象更加凸顯。
相比于隔夜外盤美股全線大跌,A股今日早盤的走勢顯得穩健了許多。
周三,A股三大股指小幅低開,隨后分散染料、口罩、券商、黃金等概念盤中輪番異動,云計算題材延續強勢表現。
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報2994.8點,上漲0.06%;深證成指報11428.65點,下跌0.48%;創業板指報2158.91點,下跌0.66%。
中國資產正在成為全球避風港
在全球寬松背景下,A股的配置吸引力正在上升,成為海外資金的避風港。
國盛證券策略團隊發表研報認為,短期,A股將成為全球“避險港”。原因在于:
首先國內與海外疫情周期錯位。截至當前,國內疫情漸趨平穩,新增病例大幅下降。而反觀海外,多國在初期應對不力之后當前逐漸進入蔓延、擴散階段,之后如何發酵仍未可知。從疫情防控角度,國內逐漸成為“更安全的地方”。
其次,體制優勢凸顯,且A股具備以我為主的韌性。本輪疫情沖擊下,國內全力有效的疫情防控、監管的多重呵護在全球一枝獨秀,A股同樣正面響應。從全球資本流動角度,A股同樣是“更安全的地方”。因此,短期內A股主要矛盾仍因聚焦在疫情防控的卓有成效及逆周期調節的持續加碼,且有望成為全球資金避險港。
3月2日,知名外資投行摩根士丹利上調中國市場至“超配”,且下調了日本、韓國市場。摩根士丹利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預計中國會跑贏新興市場,中國可能會加速推出刺激政策來緩沖宏觀擾動,因此上調了評級。
全球降息對A股有什么影響?
3月3日,澳大利亞聯儲率先降息25個基點,拉開了全球市場今年再度降息的序幕。隨后,作為新興經濟體的馬來西亞也宣布降息。
可以看出,全球央行都在加碼持續寬松的預期,面對全球降息潮,A股又有何影響呢?
中原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博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我國而言,本次美聯儲降息已經在市場預期以內,中國經濟有自己的獨立性,因此降息對A股的影響短暫。同時如果觸發全球降息潮,將會利好貨幣政策環境,在一季度經濟下滑的背景下,央行或具備更加充足的降息降準空間,從這個意義上看對A股具有中長期的利好作用。
“疫情短期仍將影響市場情緒,投資偏好也可能受避險情緒沖擊,此次聯儲降息具有中性偏利好的信號價值,我們預計無論是經濟基本面還是政策發力方面均有利好A股的空間。”
朱雀基金同樣認為,外部環境對我國政策利率的下調不構成明顯阻礙。全球流動性寬松背景下,當前我國的利率仍處于相對偏高水平,且中美利差持續維持高位,外部環境對于我國政策利率的下調已經不構成明顯阻礙。另外,目前我國制造業PMI處于相對低位,且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持續下行。相關內外部因素,正在給我國政策利率的調整提供空間和條件。
朱雀基金表示,美聯儲及全球其他重要央行保持貨幣政策寬松,有望對A股帶來偏正面的影響。地產股、金融股等“偏債性的資產”,將有望隨著宏觀和供給格局的進一步明朗,出現結構性投資機會。
降息是把雙刃劍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降息是一把雙刃劍,美聯儲或無法承受連續降息之重。
李迅雷微博截圖
首先,近期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達到百年新低,如果美聯儲連續降息,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下降,這可能引發各國央行或持有美債的機構投資者拋售美債。
其次,過去因為美國與歐盟和日本之間的利差較大,使得日歐資金流入美國,給美國經濟和金融帶來資源。如果美國連續降息,也有可能導致資金流逆轉。
李迅雷認為,美國僅僅通過降息來應對疫情對經濟帶來的沖擊是不夠的,美聯儲必須顧忌持續減息可能造成對全球以美元為核心的貨幣體系的沖擊。
對于中國應該怎么做,李迅雷進一步表示,我國央行自去年以來,通過調整逆回購利率、LPR、MLF等方式來降息,同時也釋放了大量流動性。這些舉措都是十分必要,而且也是有效的。但貨幣政策畢竟是總量政策,對于當前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即經濟結構問題,其作用還是有限。
他認為,在改善經濟結構方面,財政政策還是比較有效的。因此,需要通過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來調整政府部門、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之間的結構,可以通過發行特別國債來優化中央和地方財政之間的負債結構,通過國企混改來優化國企與民企之間的投資結構,通過稅改縮小貧富差距來優化居民部門的收入結構。
關鍵詞: 中國資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