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造假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
2019-03-07 08:44:45 來源:北京青年報
今年全國兩會上,“打假”再次成為熱門話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依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讓違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連續6年將打假列為年度工作重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在“部長通道”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將實行“最嚴厲的懲罰”,讓假冒偽劣制造者“付出付不起的成本”。
會場內外,代表委員也積極建言獻策,為“打假”支招。全國人大代表、全國特級優秀民警郝世玲建議制假直接入刑,同時加大懲罰性賠償,把制假售假者罰到傾家蕩產,尤其對涉及食品藥品等人身安全的制售假者,對屢教不改、累犯慣犯從重處罰。郝世玲認為,“很多制售假案件中,或多或少都有慣犯、累犯,為什么?罰得太輕,利潤太高!”
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特別是食品、藥品、兒童老人用品等重點領域假劣泛濫成災,早已成了國民心腹之患,社會不能承受之重。2019年央視春晚由葛優、蔡明主演的小品《“兒子”來了》,之所以受到好評,正因為切中時弊。
假冒偽劣屢禁不絕,不僅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直接危及公共安全,也嚴重干擾了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劣幣驅逐良幣,更關鍵的是直接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玷污了法律的權威與尊嚴。
從2014年至今,“打假”已連續6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且表述語詞也越來越嚴厲。如2018年要求,“決不允許假冒偽劣滋生蔓延”。今年則明確“依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讓違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這種變化彰顯了政府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誠意決心,同時亦是有的放矢,切中肯綮。
郝世玲代表以陜西十大食藥犯罪典型案件舉例稱,西安警方破獲了一起涉案金額2000萬元的假雞精案,主犯師某原本是協助警方打假的正規雞精廠工作人員,后因高額利潤制售假,10年間竟被抓了3次。何以至此?制假暴利讓好人學壞,代價低廉,才導致屢抓屢犯。
近些年,國家在打假方面創新了一些制度,如巨額懲罰、內部舉報人、建立誠信黑名單、沒收和全部銷毀假冒偽劣產品等,可依然未能形成實質上的威懾力,至為關鍵的因素依然是制假售假的暴利遠高于所能付出的成本。何況當下犯罪分子反偵查手段越來越隱蔽,打假難、假貨認定難,執法周期長、成本高。若不加大懲治力度,降低入刑門檻,使其付出付不起的成本,自難遏制犯罪勢頭,反倒會誘使更多不法之徒趨之若鶩,鋌而走險。
郝世玲說,“我當了40年的一線公安,假貨屢打不絕,沒人比我們公安更迫切希望減少制售假犯罪,守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纱蚣倏繄谭C關、品牌權利人、消費者等任何一方都很難解決,關鍵在于要提高制售假的違法犯罪成本,讓違法者傾家蕩產、付出付不起的代價,這樣才能“天下少假”。
北大法學教授王新也曾建議從刑法立法入手降低制售假入刑門檻,并建議最高法、最高檢出臺專門打擊制售假行為的司法解釋,從更高的國家戰略角度來打擊制售假行為,指導全國的司法實踐。期待立法機關從完善立法入手,早日將制售假入刑,以加大刑事打擊力度,形成嚴厲的法治威懾力。唯有有效遏制假冒偽劣高發多發勢頭,老百姓才能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編輯:張馨予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