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晚飯VS少食多餐,哪個更利于減肥? 全球消息
2023-04-07 09:56:52 來源:生命時報
說起減肥,除了運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節食,這其中“不吃晚飯”和“少食多餐”是比較常見的兩種類型。
哪個減重效果更好?一項為期12個月的真人實驗給出明確答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生命時報》結合研究及專家觀點,教減重人群科學控制熱量攝入。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 張惠杰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范志紅
不吃晚飯VS少食多餐
哪個減肥效果好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醫師張惠杰團隊篩選了139名成年肥胖患者,體重指數在28~45之間,對他們進行了為期12個月的臨床研究。
參試者被隨機分為限時飲食組(不吃晚飯組,只在8:00~16:00之間吃東西)和常規能量限制組(隨時都可以吃,但做到少吃)。兩組均接受相同的能量限制,相比平時的食量少吃25%。
研究結果顯示:
從減肥效果來說,不吃晚飯組體重平均下降8.0 千克,均勻少吃組平均下降6.3千克,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差異。
在體脂下降量方面,兩組也差別不大。經歷12個月的減肥,兩組的代謝指標都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了,但也沒有什么差異。
在不同性別、不同基線BMI,或者不同胰島素抵抗程度的人群里面,對比兩種飲食方法的減重效果也沒有統計學差異。
研究人員表示,不管是通過“不吃晚飯”還是通過“少食多餐”,只要控制總體能量攝入就能取得減肥效果。
節食減肥,減多少熱量合適?
范志紅教授曾在公眾號中科普過節食減肥和熱量攝入的問題。
正常身材健康成年女性的一日能量推薦值是1800千卡,男性是2250千卡。
吃得越少,對身體挑戰越大
如果在以上正常熱量基礎上減少100~200千卡,身體饑餓感不明顯。
加一小時運動,就可以緩慢瘦身,不影響正常生活,也不會帶來營養不良和食欲失控問題。
如果比正常量減少300~400千卡,身體就會感覺饑餓和不滿足。
如果精心安排高飽腹感、高營養素密度的飲食,能夠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充足,可以把不良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如果比正常量減少500~600千卡,無論怎樣制作食譜,身體難免會感覺不滿足,極易發生營養不足和食欲暴漲的情況。
如果身體營養基礎較好,可以堅持幾個月時間。
但如果原本營養基礎不佳,那么隨著時間推移,極易出現月經不調、營養不良、貧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不良反應。
長期低熱量飲食,萬不可取
從安全角度來說,低于1200千卡的飲食就不能由個人隨便使用了,800千卡以下更加不能輕易使用,因為不僅極易發生營養不良,還可能出現明顯的健康損害。
范志紅表示,為了治療某些疾病而使用這類低熱量食譜,需要提前全面評估身體狀況,還要有醫生的監護和營養師的指導。
網上有很多低熱量食譜,熱量值低于每日800千卡,甚至讓人連續幾天絕食,非常危險。還有大量的單一食物減肥法,也非常不靠譜。
4招判斷食物熱量高低
食物的熱量值差異很大,可以遵循幾個規律簡單判斷高低:
看水分含量
同類食物中的水分含量越大,熱量值越低。反之,干貨越多,熱量值越高。
舉例,不同蔬菜,水分大的蔬菜熱量最低。
如冬瓜、黃瓜、生菜等,熱量只有10~20千卡/100克的水平。而甜豌豆、豆角等也算高水分食物,但“干貨”略多一些,熱量就到了30~50千卡/100克;含有淀粉的土豆、山藥之類,熱量就更高了,能到60~80千卡/100克的水平。
看碳水化合物含量
水果、蔬菜、果汁、甜飲料等食物,碳水化合物越高,熱量越高。
這類食物中通常脂肪含量很低(榴蓮和牛油果例外),蛋白質也很低。它們的主要熱量來源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和淀粉),特別是糖。
同樣一種水果,比較甜的品種就比不甜的品種熱量高。
看脂肪含量
1克蛋白質和淀粉/糖的熱量是4千卡,而1克脂肪是9千卡,所以在干貨數量大致相當的情況下,脂肪的比例越大,熱量值就越高。
比如,同樣是含水量很低的完整植物種子,紅小豆的熱量是324千卡/100克,黃豆是390,生花生是574。因為它們三者的脂肪含量分別為0.6%、16%和44%。
看消化吸收率
在標注熱量值一樣高的情況下,消化吸收率越高,熱量就越高。
食物中的膳食纖維會延緩消化吸收速度,抗性淀粉也不容易消化吸收。但是,抗性淀粉往往也被算在熱量值中。抗性淀粉很難在小腸中消化,會直接進入大腸,成為大腸中有益細菌的“糧食”,產生有助健康的“短鏈脂肪酸”。
天然的全谷雜糧、淀粉豆類、薯類,都有一部分的“抗性淀粉”。但經過精制加工,去掉了膳食纖維的食物,消化吸收率通常都會很高,比如米飯饅頭、餅干面包等。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