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生初二已經一米八了 關于長高的20個問答請收好
2023-04-10 10:04:00 來源:潮新聞
五月里孩子長得快,但是四月家長就已經著急了。
(資料圖)
周末的骨齡門診和兒童生長發育門診,哪個都不見人少,甚至有的家長掛了兩個號,這邊出來馬上那邊進去。
“醫生,我家的6歲大寶一切正常,4歲的二寶為什么就好像個子長不高?”這位孩子媽很疑惑,一樣的家庭環境,一樣的飲食,為什么兩個孩子的生長發育節奏會不一樣。
“醫生,我兒子為什么不長個?”8歲的男孩走進來,皮膚明顯比爸爸媽媽黑好幾個度,有可能運動量挺大的,眼神也很靈活,是個調皮鬼呢。
“醫生,我們在別的醫院打了4年的生長激素。孩子忍得太辛苦了,只能吃牛羊肉和海鮮、當季水果蔬菜,豆腐豆漿都不吃,所有飲料和零食都不能吃,垃圾食品根本想都不用想。現在結束以后,女兒報復性猛吃垃圾食品,會不會有不好的影響?”一位孩子媽媽來咨詢。
真是,各有各的煩惱啊。
醫生自己的孩子特別高,是很有說服力的
昨天雖然是周日,浙江醫院的骨齡門診醫生就有這么忙。不過在來求助的家長眼里,這位醫生可是一個調節孩子身高很成功的家長:
他的兒子在小學最后兩年就個頭猛躥,進初中以后就一米八了,已經超過了爸爸媽媽的身高,也超過了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平均身高。根據他的醫生爸爸預測,接下來的日子再長高兩厘米,然后就要控制不能長太高了。醫生爸爸感嘆:“沒想到這一天這么早就來了——我跟他說話還得抬起頭。”
注意喲,以上這一段除了爸爸的感嘆,全都是知識點!
為什么放射科醫生會坐在骨齡門診
說實話,記者來到浙江醫院三墩院區的骨齡門診時,還是挺意外的。兩個月前我們曾經寫過一個報道《只有他會?杭州李醫生年初一晚被叫到急診,初六又被患者從老家召來“江湖救急”》。沒想到現在,李博士可能又打開了一門新的獨門絕技。
李博是放射科的博士,所以你叫李博士也是叫他,叫李博也是叫他。你說這個事情幽默不?
那么為什么一位放射科醫生會坐在骨齡門診呢?
李博告訴記者,在孩子的生長發育中,骨齡是黃金標準,它使得醫生能夠在以這條線為刻度的基礎上開展工作。骨齡的概念出現已經100多年了,它在全世界廣泛應用的方法就是拍一張掌腕關節的X光片,由放射科醫生計算出來的。
大長腿多好看,身高調整就是改變上下身比例
李醫生也告訴家長,身高調整主要是培養好看的大長腿。
骨齡調整身高后,會帶動上身和下身的比例調整,比如韓國歐巴們的集體出現,就是調整骨齡得到的效果,韓國女性更是英國倫敦皇家學院統計出來全世界近100年來身高變化最大的一個群體。日本針對全國少年兒童開展了兩年一次的骨齡篩查,由此也能看到亞洲人對身高的重視。
骨齡和年齡的差異涉及到家長們所關心的孩子發育問題,其中的骨齡預估青春期的到來也是家長們最關心的。
孩子身高不夠理想時,家長也不要太焦慮
在李博的工作電腦上運行的是他和專家團隊開發的一個身高預測程序,根據孩子的骨齡、發育情況等,結合孩子父母的身高進行運算。
如果預測的結果不甚理想,李博醫生也會開出調節身高的綜合處方,很溫柔地給家長細細講解,開導家長們不要太過焦慮。
“我的身高也是18歲才最終固定的,雖然沒到一米八,基本也夠用了嘛。你看社會上的各種招考對身高的要求,也沒有特別高的,比如公務員考試,男生170cm或以上、女生160cm或以上就夠了;孩子要是考法律系的話,男生167cm以上、女生157cm以上也夠了。希望孩子長特別高的,除非你想讓孩子去當空姐啊模特等等……其實太高也不好,身體的負擔會比較大,男生一米八到一米八五是最合適的。”
李博醫生統計了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集中給大家回答:
1.骨齡和年齡分別是什么意思?
生長發育可用兩個“齡”來表示,一個是年齡,另一個就是骨齡。年齡以出生時間為標準,骨齡以骨骼實際發育程度與標準發育程度進行比較而得到的一個骨骼發育年齡。
骨齡的成熟速度往往與年齡增長并不相符。
2.定期測骨齡的重要性?
骨齡能更準確地反映個體真實發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判斷孩子是否偏離正常生長發育、身高增長空間還有多少。除此之外,還能提示孩子有沒有內分泌、營養障礙等問題。
3.醫生建議家長多久給孩子拍一次骨齡?
男孩7歲以后、女孩6歲以后,可以每年拍一次;青春期以及重點管理身高的,可以半年一次或者3個月拍一次。
4.拍骨齡為什么要拍左手?
大多數人都習慣用右手,可能會比較多地使用不同的精細動作,影響評估結果;左手相對少用,左手的骨骼X片更能準確地體現孩子的個體發育情況。
5.幾歲孩子可以拍骨齡?
對孩子身高比較關注的話,3歲以后就可以拍骨齡了。
6.多次骨齡拍攝會不會對孩子有害?比如輻射量大。
拍一次X片的攝片輻射為0.1-02毫西弗,相當于曬太陽20分鐘或者看電視10分鐘,影響不大。
7.通過骨齡預測孩子的成年身高準確嗎?
在1885年發現X射線后,1936年醫生們就開始骨齡研究。這是近百年來全世界經歷了時間證明的科學技術,家長不用擔心。
8.為什么同一張骨齡片,不同的醫生評價結果卻不同?
這是因為不同的醫生可能使用不同的評估標準。
9.檢測報告上的骨齡偏大、偏小意味著什么?為什么有的人到高中才突然長高?
骨齡比年齡偏大,醫學用語為早發育,骨齡偏小為遲發育,還要加上預測身高才能解讀完整的醫學意義。
高中長高是男孩子的一個情況,是遲發育引起的。
10.如何通過骨齡來判斷孩子的生長情況?
比如年齡8歲的男孩一般身高為130cm,假設一個8歲男孩身高不到130cm,只是7歲男孩的平均身高水平,測了骨齡也不到8歲,這種情況下直接看作7歲正常孩子就行,不用急。
如果這個孩子骨齡是9歲,身高不到8歲孩子的平均水平,那就需要專業醫生介入了。
同理,比同齡孩子高的孩子,也是要看過骨齡才最后決定身高水平。
11.控制骨齡的發育速度對長高有什么幫助?
骨齡就是每個人的生長潛能,是在骨骺閉合前還能長多久的時間,所以節約出更多的時間就能有更多長高的潛能,孩子就會長得更高一些。
12.孩子一般到幾歲就不再長高了?
一般情況下,女孩骨齡13歲進入生長緩慢期,1年長2cm;14歲后更緩慢,每年1cm左右。
男孩骨齡14歲進入生長緩慢期,1年長2cm;15歲后更緩慢,每年1cm左右。
13.骨齡提前一定是性早熟嗎?
不是。骨齡提前發生率很高,不是都有性早熟問題。
骨齡提前得非常多加上性特征的提早兩個情況同時出現,才是性早熟。
14.吃什么可能會導致骨齡超前?
最常見骨齡超前的因素是跟吃有關,比如吃得太胖了。
引起骨齡超前的危險吃法給孩子吃補品、保健品,還有應該盡量少給孩子吃油炸食物和反季水果。
15.傳說孩子的身高由媽媽的身高或者家里最矮的那個家長決定,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身高和父母的關系,大約估算公式是: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除以2。女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除以2。
一般情況下爸爸的身高才是決定因素。
16.經常讓孩子拉單杠、練倒吊會不會促進孩子長高?
不會,這些鍛煉活動對膝關節沒有刺激因素,對長高的影響弱于跳繩等刺激膝關節的運動。
17.讓孩子打籃球、跳繩會促進長高嗎?
會,這些活動對膝關節有刺激因素,對長高有幫助。推薦家長買一些彈性好一點的運動鞋,保護孩子的膝蓋。
18.哪個因素對孩子長高的影響最大?
合理的運動>飲食調節>充分的睡眠
19.有的家長介紹經驗說要是孩子的骨齡跑太快了,可以給孩子打生長激素,這個說法對嗎?
如果骨齡跑太快一般是不打生長激素的。有可能是她的孩子打的是抑制骨齡的針,但是抑制骨齡就會引起生長速度減慢所以醫生同時給孩子補充了點生長激素。不了解當時情況不好判斷。
20.骨骺線閉合了還能長高嗎?
不能了。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