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二次元形象需發布原照片?B站已道歉,網上曬照還有這些風險
2023-04-17 10:01:50 來源:海報新聞
近日,有網友反饋,嗶哩嗶哩(B站)舉辦了一個二次元換臉活動。活動規則為:用戶上傳照片即可生成二次元形象圖片,官方可根據用戶上傳的照片生成游戲相關的風格形象,如果想要獲得生成后的高清圖片則需要選擇“發布視頻領取”。
【資料圖】
有用戶體驗過后反映,如果上傳照片并選擇“發布并領取”,用戶所上傳的真人照片會被當做視頻發布在平臺,大量用戶的真實照片出現B站后,被網友稱為“大型開盒現場”。
目前B站已修改活動頁面
B站客服人員表示,活動都是在確保獲取用戶授權的情況下進行的,不存在侵犯隱私的情況,也不存在擅自獲取用戶個人真人照片的情況,建議參與活動的時候仔細查看手機頁面上的內容。
B站游戲區官方賬號“下班被游戲打”向所有參與本次活動的用戶道歉稱,目前官方已第一時間修改了活動頁面,在發布視頻前增加明確的彈窗提醒,并在當晚增加直接保存圖片/視頻的功能。
B站官方表示,如果用戶誤上傳了相關視頻,可以在創作中心對稿件進行刪除,Web端請登錄創作中心-內容管理-稿件管理,App端請登錄我的-創作中心-稿件管理,刪除稿件扣除的硬幣將會在7個工作日內補發至用戶個人賬戶內。
網上曬照還有這些風險
其實,不僅是參與線上活動時會上傳照片,如今在社交平臺曬一下日常生活,分享悲傷和美好已經成為習慣,但這種行為可能會在不經意間泄露了用戶的個人隱私,網上曬照其實有不少風險。
1、不要曬火車票、飛機票、登機牌
很多人出差、旅游喜歡拍下火車票、登機牌等照片,發到朋友圈里曬一曬。一些自我保護意識強的人會將姓名進行模糊處理,但票面上的內容卻未曾留心。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機票和火車票的條形碼或者二維碼含有乘客的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號等信息,有被人利用高科技手段竊取個人信息的可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不要曬護照、家門鑰匙、車牌
含有以上這些信息的照片會透露你特定時間所處的特定位置,也會透露你的生活圈范圍。
3、不要曬位置
節假日大部分人要回老家跟親友團聚。如果在朋友圈里發布了帶有位置信息的圖片,很可能暴露個人信息。
4、不要曬孩子照片及姓名
騙子與被害人素不相識,為何能將其家人的名字叫出來?或者還有他們的照片呢?原因就在于微信中“附近的人”這個設置。愛曬孩子照片的父母,不妨限制一個分享范圍,以分組的形式分享給親人。
5、不要曬家中老人照片
曬家中老人的照片,可能增加讓不法人員認出他們的幾率。如果有人突然對老人說出其孫子的姓名,再附加任何一條謊言,都能輕易讓老人掏出大半輩子的積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保護個人隱私可以這樣做
1、網上購物謹慎填寫個人信息
如今,網購成為很多人常用的購物方式,不經意間就會泄露個人信息。例如加入店鋪會員、填寫收貨信息等,在簽收快遞的過程中,也容易暴露個人的姓名、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
建議辦理店鋪會員、填寫收貨信息時,遇到非必要實名制的情況,大家可以選擇昵稱代替;如果選擇快遞驛站、快遞柜等自取方式,不必提供精確到具體門牌號的地址;如有商家打電話要求給好評,可在相關平臺進行投訴。
2、處理個人信息時要格外小心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無意中暴露個人信息,例如在公共電腦登錄個人郵箱、聊天工具沒有退出,在打印店多打印的個人簡歷沒有帶走,扔掉快遞包裝時沒有銷毀快遞貼單等。
所以,有關個人的信息內容一定要及時退出、刪除痕跡或者銷毀,例如公共電腦上的應用軟件要及時退出,文件用完就馬上刪除;紙質文件通過碎紙機等工具進行銷毀;扔掉快遞包裝前,將粘貼的快遞單進行銷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使用手機軟件時謹慎授權
下載手機軟件并登錄時,一般會彈出要求開通相關權限的頁面,有時沒有仔細查看這些“授權”通知的內容,直接點擊“允許”或“確定”,會給一些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App提供可乘之機。
在授權App相關權限時,一定要仔細查看相關內容,對于使用該軟件沒有必要的權限要進行關閉。同時,對于長期不用的第三方平臺或者網站,也要取消賬號授權。
4、使用個人信息時需多留心
有時辦事需要身份證、戶口本、駕駛證等相關證件及復印件,有人為了圖便利,將這些證件拍攝成照片存放在手機里。一旦這些證件復印件流失或手機丟失,很可能造成相關信息的泄露。
日常生活中,使用完相關證件后,要及時刪除手機里的照片,不要一直存放。同時,在復印相關證件后,最好在空白處寫上“本復印件僅供xx用途,他用無效”這段話,盡可能地確保個人信息不被他人利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公開平臺發布信息不要大意
不少小伙伴有在社交平臺發表心情、定位、曬照片等行為,殊不知這樣做會在不經意間泄露個人或親友的信息。因此,在公開平臺發布消息時一定要多加留心。
在公開平臺上發布內容之前,一定要檢查是否暴露了個人信息,例如曬結婚證時,要對個人姓名、身份證號等關鍵內容進行遮掩。同時,在平臺上與網友進行互動時,不要輕易留下個人的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參與公開平臺的問卷調查時,不要填寫個人信息等內容。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