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產品回撤幅度達20%左右 部分私募協商下調預警線和止損線
2022-04-15 07:03:46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 楊建
今年以來,A股市場波動劇烈,尤其是3月以來波動加大,使得部分頭部私募旗下私募產品遭遇較大幅度的回撤,個別產品回撤幅度甚至有20%左右。在此壓力下,部分私募基金開始協商下調止損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近期,不少百億級私募進行了降低倉位規避風險的操作。尤其是在3月上半月的調整中,一些百億級私募旗下高位建倉的次新基金產品,因凈值碰觸或跌穿預警線/止損線出現強制性減倉現象。
某百億級私募人士告訴記者,據他在圈內了解,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有頭部私募機構近期正與其渠道方協商,降低相關產品的凈值預警線和止損線,即打算把預警線、止損線從“87調整到76”(預警線0.8元/份、止損線0.7元/份分別調整到0.7元/份、0.6元/份),同時盡可能地把止損線下移。
渠道一般不會主動改合同
私募在發行產品時會設置預警線和清盤線。預警線是當基金凈值低至某一預定水平時,私募機構需要減倉,提高賬戶中的現金比例,這是為避免管理人受自身情緒影響而出現不理智操作,從而降低觸發止損線的可能。而止損線則是觸及該價位之后,該基金必須按規定停止運作,進入清算。一般基金合同規定,一旦產品凈值跌到0.85元或0.8元以下,私募管理人就要采取一定的止損操作。因此,0.8元的凈值是大多數私募基金產品的預警線,0.7元則是大多數私募基金產品的止損或清盤線。
上述私募人士還告訴記者,部分百億級私募之前高位發行的產品已經出現不同程度回撤,一些產品甚至離預警線很近。私募在之前的產品發行中,預警線大多在0.85元至0.8元之間,而0.7元則是大多數私募的止損線。近期市場波動較大,對于沒有形成安全墊的產品而言,在振幅較大的市場中容易觸及預警線,所以部分私募想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產品因觸及止損后被動強制減倉的可能性。
而另一家百億級私募人士告訴記者,產品一旦達到預警線,可以騰挪的空間就小了,預警線以下的產品經不起市場波動。最近他們確實壓力很大,又不想放棄反彈的機會。如果降低預警線,需要和渠道先商量好,讓渠道說服客戶,所以最大的難點在于客戶信任度。
某百億級量化私募人士也告訴記者,面對這種窘況的,主觀策略私募有一些,量化私募也有一些,一般都是私募管理人提出,渠道一般不會主動改管理人的合同。對此,某百億級私募人士告訴記者,業內確實有這種現象,據他了解到的情況是,有私募旗下3年期的產品提出調整預警線。
北京某老牌百億級私募人士表示,在這波下跌中,凈值回撤比較多的主要是去年高位發行的一些次新產品,經過這波下跌后比較危險。管理人肯定想降低預警線和止損線,不然產品有清盤危險。老產品一般經歷上漲后就有了安全墊,不像新產品那樣怕跌,另外也得具體看新產品的倉位,滿倉的更危險。不過一般私募發產品之前都會跟渠道協商盡可能降低預警線和止損線,這樣才能發揮真實的投資操作。
846只產品暫時解除警報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的最新凈值顯示,漢和資本旗下包括漢和資本128期、漢和資本88期、漢和資本108期、漢和資本107期、漢和資本72期等5只產品的最新凈值低于0.8元。
其他私募徘徊在預警線附近的產品更多。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有展示凈值的產品中,目前凈值在0.8元及以下凈值的百億級私募旗下產品一共有369只。不過相比3月底凈值低于0.85元的私募基金高達2138只來說,截至4月8日,還有1292只私募基金凈值低于0.85元。也就是說,4月以來有846只產品凈值回升至0.85元以上,暫時解除警報。
然而,私募產品的預警線和止損線實際上也是一把雙刃劍。私募量化巨頭明汯投資曾公開表示:“與海外以對沖產品為主流不同,國內主流量化產品是量化多頭,策略特質之一就是滿倉,這條主流產品線也是市場做多的中堅力量。明汯投資一直都明確反對量化多頭產品設置預警線和止損線。”
對此也有私募人士表示,2022年以來,市場呈現出持續調整態勢,導致不少私募觸及預警線、止損線,尤其是觸及預警線后,私募在操作上面臨很多限制,不得不降低倉位操作,凈值做上去的難度會顯著加大。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告訴記者,大部分證券私募產品都設有剛性預警線和止損線,這些產品的預警/止損線確實會對私募的投資策略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利于一些長周期策略的穩定表現。而預警線和止損線也確實能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像安全帶一樣挽回投資者的一些極端損失。當整體市場遇到較大回撤的時候,私募產品可能很容易觸及產品的預警和止損線,所以在這個時候往往面臨被動減倉,導致有的長期投資策略無法繼續執行,反而有可能在反彈中丟失籌碼。
不過,胡泊也認為,在某些極端行情下,預警線和止損線也確實能夠避免投資者進一步的損失,在關鍵時刻保存投資者的本金,所以管理人在設計產品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策略本身來調整具體的預警和止損措施以及減倉的措施,而且必須跟自己的投資策略進行匹配,當然也要對投資策略本身作出一定的修訂,來適應整個產品的特點。這也是整個資管行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