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座新城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眾多措施勾勒出平原新城發展藍圖
2021-08-13 14:08:17 來源:北京商報
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5座新城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8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日前,《關于促進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提升平原新城綜合承載能力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推動公共服務資源向平原新城精準轉移、加快完善中心城區與平原新城既有交通通道、聚焦高精尖項目落地、推動實現職住平衡……《實施方案》中提到的眾多措施勾勒出了平原新城未來的發展藍圖。
目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
平原新城是首都面向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戰略門戶和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重點地區,將建設成為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據了解,平原新城包括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的新城及地區,土地面積約1016平方公里,平原新城各區常住人口約690萬人(不含亦莊新城通州部分),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5%。
經濟實力也決定了平原新城的潛力。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平原新城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0%,超過全市同比增速一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3%,超過全市同比增速兩倍以上。
根據“十四五”規劃中各新城的產業布局,亦莊新城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四大產業;順義新城聚焦發展新能源智能汽車、第三代半導體、航空航天等創新型產業集群;昌平新城聚焦發展先進能源、醫藥健康、先進制造等優勢主導產業;大興新城立足生物醫藥基地和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做優做專醫藥健康產業,做大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產業;房山新城聚焦良鄉高教園區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加強高端制造業基地、新材料產業基地、生態谷建設等。
《實施方案》提到,平原新城將充分發揮“多點支撐”功能作用,著力發展成為首都功能新載體、經濟發展新增長極、創新發展新典范。
其中承載能力的提升是平原新城的一大重點,例如結合產城融合、港城融合、校城融合、“科學+城”等融合發展要求,加快功能項目和創新資源導入,高標準配套交通和公共服務,高起點布局適宜產業,高濃度集聚創新要素,將新城培育成能夠帶動首都乃至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成能夠承擔國家戰略、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
此外,《實施方案》也突出了產業的有序發展,例如要充分把握減量集約與提質增效的有序平衡,完善“準入”與“退出”的雙向管理機制,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探索建立“混合用地”模式,增強發展活力,形成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嚴控產業用地成本,針對不同產業類型,制定差別化的土地供應政策和定價機制,緩解市場主體當期資金壓力,實現節地水平和產出效益“雙提升”等內容。
路徑:公共服務+交通+產業
建設平原新城,具體的配套設施是關鍵。作為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決定了新城的內在動力。《實施方案》提到,要堅持以公共交通為主導,實現新城與中心城區緊密聯系。具體而言,包括打通京良路西段、馬家堡西路南延等一批斷點,按規劃實施北清路、安立路、京密路等快速化提級改造,加快推進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西段、東北環線整體提升工程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