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金融30人發展研討會成功召開
2021-07-09 14:15:11 來源:財訊網
喜迎百年建黨大慶,2021年6月26日,由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全國金融人才平臺服務中心、國務院國資委所屬的國金商業投融資規劃發展中心、北大元培學院(HK國際)、中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北大未名湖論壇論壇暨第九屆中國科技金融年會——第五屆中國金融30人發展研討會”于北京勝利召開。本次論壇圍繞“科技創新中國、數字經濟金融、碳中和、碳達峰”等十四五下一步重點領域工作進行了研討和集思廣益。本次會議共計近60人左右的閉門研討和智慧分享。
會議由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在校學生、海歸女詩人鄒檸楠主持。
會議伊始,全場起立奮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曲,群情激昂!共同喜慶建黨100周年。
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會長劉育才同志代表主辦方致辭
全國金融人才服務中心書記、主任張信良同志代表主辦方強調和論述了“未名湖論壇、科技金融年會及30人發展研討會”不止是經濟金融領域及工作的研討會議,更是貫徹我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政治經濟、政府金融的共產黨治理精神指導下的引導會、宣講會,是眼睛到心靈內在的視界,一以貫之的繼承貫徹莊重、穩健、負責的紅色精神傳播到經濟金融領域,用紅色文化思想武裝經濟金融工作。
國金商業投融資規劃發展中心投融資處處長薛文濤觀點就如何落實建設領導“科技健康中國”指示,從數字科創領域建設,比如對外籍來華人員、尤其是一些非法外勞的身體病疫狀態的進行閉環監測,保障人民健康。結合武漢抗疫實例,把公益基金監管規范、水平提升建設與退役軍工、退役軍人職業教育、就業創業教育,社會應急建設結合起來,培養政治可靠、敢沖真上、專業力強的防災減災,備災應急的補充性應急救援救災社會資產儲備及隊伍。從人民健康、人民財產保值角度,論述商業保險產品開發應擴展保障范圍(病疾種類、年齡寬度),并根據保險機構在理賠的一些問題,應統一由國家建設統一規范的賠償對應門類事項標準,以標準促保險的規范運營,使商業保險運營和人民健康實現共贏。建設國有引導平臺發掘投資,保障國醫、民族醫學技術傳承。重視農村污染問題:城鄉環境治理要從“誰得利誰賠償,誰經營誰管理”進一步上升到“排放誰,誰兜底”,參考城市、工業第三方強制治污治理,對技術應用低,地域廣大的農村建設“生態文明及生活建設”,切斷城鄉野生動物捕殺獵食的野味病疫傳染線,并引導應用綠色金融產品促進農村“不離土也不離鄉”生態產業建設,并結合農村的環保治理,強化國家對基層治理的控制力、統一力,實現農村綠色循環+鄉村生態產業建設及鄉村振興+強化基層社會治理齊頭并進等幾方面對參會領導及專家做了匯報、請示。
原全國人大內司委副主任、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理事長劉振華領導委托中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同志致辭賀電。
北京大學電子政務研究院院長楊鳳春教授對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健康、數字金融領域的新建設發展進行了深入論述。從基于個人、社會市場、運行數據、場景數據建設的基本數字制度和政府指數將極高的促進衛生治理的現代化。政府指數作為有效的公共決策、作業的信號器,從評價指標體系、生命管理系統,市場生態三層促進社會衛生健康管理,從而使公共財政投入更具價值和社會效益。
正局級專家領導、天津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天津市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孫虎軍同志對天津現在產業科技及健康產能建設狀態、優勢政策進行了宣講推薦,特別是一基地三區的發展做了推廣和展現。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北京市改革和發展研究會會長周茂清教授論述了“綠色金融已經成為后疫情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綠色復蘇雙贏的重要支撐”,不僅整合綠色產業,而且引領綠色消費,推進綠色經濟發展,引導綠色新基建產業的發展。
中組部原干部教育局副局長董萬章同志簡述了健康金融與人才的發展、共創等觀點,同時就“中國人口老齡化時代的戰略抉擇”問題進行了深入闡述。
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楊宜勇同志就“大宗商品交易”為例,論述了市場競爭中公正公證的必要和重要作用。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教授就后疫情時代的國際貨幣政策寬松、杠桿加大、資產泡沫,以及通過對G7體系“國際舊體系打破、新體系未成”的現實分析,預測東南亞地區將可能成為國際產業供應鏈發展和爭奪的熱區,國際競爭與合作都將加大。并論述了我國應從加強高端產業鏈條引進機制建設;減少國企混改中對社會資產的歧視;控制巨城與周邊地區的虹吸效應貧血帶,促進雙向良性循環;減少創新阻礙等方面策略促進經濟金融穩定。
國家發改委中宏網總監、一級巡視員宋承敏司長以詳細的金融市場數據論述強調了我國金融機構建設必須控制數量、提高質量,更總結性的強調了金融的基礎是信用,實業改革的建設必須嚴格考察金融風險。并以銀行為案例,強調金融機構必須從市場導向、多層次、差異化的為公眾開發個性化訂制金融產品。并以自貿港“人貨企稅隨到隨報,負面清單改革”案例強調了區塊鏈技術必須應用與實業強結合,區塊鏈技術必須與信用制度強結合。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顧問委員會主席、北大首都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股權投資協會副會長何小鋒教授針對新興科技產業發展的新態勢、突出的巨大價值創造的分析,并根據結合唯物史觀的研究,強調論述了新時期“安全——成長分析”的投資體系建設的新時代新契合,和重要意義。
中國生產力學會副秘書長王海平教授基于“金融就是服務實業、科技就是降低成本”,并結合自貿區港建設的發展,以及我國現有工業物流等生產綜合利潤,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綜合成本分析,論述了我國國內金融服務于實業建設存在一些不足,并以現在國際資金的低成本(甚至負利率)態勢分析,我國應建設安全引導國外低成本資金進入支持國內實業的機制及其必要性。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博士生導師朱武祥教授論述應從決策、約束、懲罰三舉措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并以F35戰機國際生產案例,論述了數字產業金融在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供應鏈信用穿透的重大意義和可行性。大力建議中國機關機構應建立“中國產業發展協會或平臺”組織。
北京大學金融信息工程管理系創系主任,北大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竇爾翔教授根據以往P2P案例論述一些金融科技工具沒有很好契合的服務金融產業的問題,以跨學科生物遺傳與金融的契合,以廣度眼界提出打造構筑安全圓滿、無貪歸一的金融域,用影子抵押制度消除金融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原副局長安起雷同志強調了金融的根本本質就是用他人錢做自己事,金融工具是集合服務公眾的工具。尤其是好項目必須由第三方公正機構采用體系技術判定,任何從事金融工作的機構和人必須接受金融監管,為百姓的資金安全服務。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張壽全副理事長系統論述了高科技產業生態系統的八要素對科技落地的重要指導意義。論述現階段的唯一的好項目就是真實科創項目。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健康中國50人論壇創始人陳劍主任對后疫情時代,全球和全國的健康產業上升發展進行了數據概述,并強調了長期主義,剛需中心是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動力之源。
華夏銀行投資的龍盈智達王彥博副總裁,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張志軍副理事長,工信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胡戎主任,國商中心投融資處薛文濤處長就“數字金融與科創產業融合”進行了分論壇研討。
王副總裁論述了國際算法及國內應用的新發展,張志軍副理事長對科創產業支持的金融工具和數字應用發展進行了講解和展望。胡戎主任就供應鏈金融支持工業物聯應用中對數據的采掘和分析應用進行了系統論述。薛文濤處長向領導專家匯報了建設國有引導,金融高監管,高質量標準認證,結合數字技術的科技產權投資產品庫建設方案。
天津大學馬寅初經濟學院張中祥院長、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王遙院長,國商中心咨詢處、川辛亮數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呂慧軍處長,北京綠色交易所梅德文總經理,中航萬和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林春先生就“碳中和與綠色金融”進行了分論壇研討。
會議中幾位專家就碳中和國際共認共重的發展歷史,電力發展與碳中和關系,碳交易市場,碳金融市場建設,穩定流動性和投融資性推動,中外現狀差距,以及立法的需要性進行了討論,引發在場領導專家共同共鳴。工業革命需要金融革命促進!
最后由中國數字政府金融資產研究院院長、全國金融人才服務中心張信良書記對本次會議總結發言,號召下一次會議將以專業、忠黨、研究精神推進貫徹不忘初心,為下一個百年而奮勇前進多建言獻策,為民請命,實現普惠金融精神,傳承、傳播、落地到任何一個角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