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加強人文關懷 切實提升員工凝聚力
2021-12-30 19:11:47 來源:財訊網
員工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基,如果把企業比作是一臺巨大的機器,員工則是組成這部機器運作的零件,少了零件機器就不會強有力的運作。同時,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員工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要讓員工真正認可企業,真正的為企業盡心盡力的服務,人文關懷是很好的手段,也是企業文化的建設中的重要方面,在目前銀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員工工作壓力不斷增大的形勢下,強化人文關懷顯得十分重要,是提升員工歸屬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有力舉措,同時在具體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確立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人文精神,是企業“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此而言,“人文關懷”不僅是以人為本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三嚴三實”的具體體現。一家企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才能保持與時俱進的發展活力。
縱觀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歷程,偏重于GDP增長速度的發展模式已經顯現出嚴重的弊端。我們需要加快發展,但著眼未來,我們更需要理性的、明智的發展,以人為中心的發展。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企業好比一個國家的縮影,因此一個企業想要更好的、更加長遠的發展下去,需要每一位員工都為企業獻出的每一份力量。經濟是靠人來創造的,一個國家的經濟昌盛靠的是人民群眾的齊心協力,而一個企業的經濟發展則靠的是企業員工們的努力奮斗。加強人文關懷提高員工的幸福指數是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員工的幸福指數提高了才有可能促成企業未來的蓬勃發展。對于現代企業而言,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是基于對人性和人權的關注,對員工給予充分的尊重,建立舒適的環境,通過對人的主體性的培養達到促進員工個體全面發展的目的當。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好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建立更和諧更有凝聚力的團隊呢?
一、切實提高員工歸屬感,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企業要尊重員工的人格,尊重員工的勞動,保障員工的一切合法權利。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多寡,不單單是企業內部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要讓員工參與本企業的管理,對于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決策多多聽取廣大員工的意見,并他們參與其實,進一步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賦予基層員工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管理權,確保各項政策能夠及時、全面、準確地傳遞到全行員工。通過組織民主生活會、行務公開、開設意見箱、舉報箱,定期或不定期征求員工在業績考核、重大決策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杜絕和減少決策的盲目性、武斷性,讓員工對基層行的決策部署放心、明白、支持和參與,增強員工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把對基層員工的體貼、關懷真正落到實處。
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是緩解員工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基層行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崗位、不同層級的員工需求,定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社會公益活動、文化體育活動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給員工提供展示才華、交流情感的機會,使員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發揮才能、鍛煉意志、陶冶情操,在履職盡責中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增進感情融合。
二、關懷員工的心理健康,解決員工的實際困難
建立員工日常排查機制,有效做好員工思想教育和疏導工作,及時消除員工不良思想傾向,營造和諧團結的工作氛圍,使員工對這個“大家庭”有了認同感,有效地提升了員工向心力和歸屬感。引導基層員工在繁重的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至關重要。一是引導基層員工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引導樹立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理念。二是加強專業心理疏導,普及心理知識。通過舉辦專家輔導講座、印發心理健康知識手冊、訂閱心理健康報刊雜志、收看心理健康輔導視頻或依托網絡平臺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員工正確認識和看待心理壓力。
始終堅持“員工利益無小事”,想方設法解決廣大員工的實際困難,真誠地關注、關心、關愛、關懷員工的生活、工作、成長、安全,為員工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讓員工管理更有溫度,讓員工關愛更有力度,不斷增強員工的凝聚力、歸屬感和幸福感。堅持員工談心制度,上級領導要經常與下屬談心,關心他們的工作與生活狀況,特別是對生活比較困難的下屬,更應予以關心和幫助,及時為其排憂解難,使其無后顧之憂;
三、加強企業制度建設,加強上下級溝通
建立完善科學、規范的企業制度,是實施人文關懷的基石。只有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各級管理者才可以在管理實踐中充分運用人性分析,制定人性化管理方案,預防員工心理失調、行為失范等問題的發生。例如,通過建立和完善員工思想的訴求表達機制,能夠打通上下溝通的渠道,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表達權;通過建立和完善人文關懷的管理機制,能夠有效地把人文關懷滲透到單位管理、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建立和完善職工思想動態分析、心理危機預警和干預制度,能夠有針對性地實施人文關愛和心理疏導,促進職工情緒交流渠道暢通,避免不良心態積累惡變;通過建立和完善以為職工辦實事為內容的關愛機制,能夠讓員工共享銀行發展成果,感受組織關懷和溫暖,進一步增強歸屬感和忠誠度。企業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一是維護職工的勞動權益,二是維護職工的民主權利。“要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通過各種形式深入到群眾之中,體察民情、體驗民生,體會民意”。因此,企業黨組織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以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為切人點,實現企業人本管理,切實保障法律賦予員工的合法權益以解決職工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以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為目標,強化使命感和責任意識。
結合工作實際,領導層與員工充分溝通,建立領導層與員工的溝通聯系長效機制,讓員工真切地感受到領導對他們的關愛,自覺接受領導們的指導,努力學習,提升自己。加強業務技能培訓,特別是信貸、會計等專業性較強的業務。一是建立全行業務精英人才庫,嚴格選拔標準,可進可出,每半年或者每年分條線組織專業培訓;二是邀請知名相關領域特別是信貸、會計等專業性較強領域優秀講師/教授為員工授課,提升專業知識素養。鼓勵全行員工自學成才。鼓勵員工加強自身學習,爭取各種鍛煉機會,特別是信貸、會計、個金條線等專業性較強的業務;鼓勵員工在業余時間加強業務學習,對取得專業資格證書的員工給予費用報銷,從物質上鼓勵全行員工努力提升自己。另一方面給予人才高度的尊重和關注度,在工作中給予人才充分的工作自主權,同時幫助人才進行自身團隊建設,讓人才有權力、有資源實現自身的工作計劃和目標,展現自身價值。
四、注重人才培養,擴展員工發展空間
在培養人才過程中,加強人文關懷是人才能否成功留在基層一線工作的關鍵因素,員工的個人全面發展需要經常的培訓,新技術的推廣和使用、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員工參與管理的能力,也需要經常性的培訓。培訓內容應結合實際,堅持“按需施教,學以致用”的原則,不做無用功,培訓時間不論長短,都要建立正規的學習制度,以保證教學效果。
對基層員工來說,職業成長通道是否通暢,是否有展示個人能力的舞臺和機會是激勵員工的動力之一。基層行應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讓能干事者有機會,干成事者有舞臺,充分了解每位員工的理想型職業選擇和現實型職業選擇,考慮員工年齡、性別、學歷、性格、工作經歷等因素,有針對性地構建職業發展管理機制、將合適的人員放在適合的崗位,建立勞資雙方長期平衡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要關心員工的文化生活,美化生產環境,用豐富的文化活動陶冶員工的心靈;要創造條件,讓那些有遠大人生抱負的員工,實現其理想和人生的價值,特別是對那些有開拓性和創造性的員工和技術人員,并且決心有所發明有所創新的人們,要給以特殊和支特和關心。企業只有重視了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團結一致,克服困難,努力創新,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
現代企業在市場經濟中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只要我們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處處體現人文關懷,特別是對廣大職工堅持做到“以情感人、以心暖人、以親聚人、以理化人、以德服人”,我們一定能激發廣大員工從容應對各種困難、快樂工作、多做貢獻的工作熱情,在生產經營任務圓滿完成的同時,充分體現個人價值,成就個人美好的人生。
(文/農發行漳州市龍海區支行 盧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