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接“醫”和“藥”,從京東健康透視產業未來
2022-04-06 09:56:00 來源:壹點網
3月29日,在港上市的京東健康股價大漲17.88%。
而在稍早前,京東健康剛剛發布了其2021年全年業績公告,股價的大漲顯示出投資者對公司業績及其所處賽道的高度認可。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京東健康全年營收達到306.82億元,同比增長58.3%,而在最近四年間,京東健康的營收規模共增長2.76倍,復合年化增長率同樣達到驚人的55.4%。
雖然由于產品組合變動及促銷等多方面原因,京東健康在去年錄得凈虧損10.73億元,但這個數字相較前一年的172.35億元,在虧損額上已經有了大幅收窄。
而且如果拋開非經常損益,使用非國際財務準則計算,京東健康在最近兩年已經實現業務盈利,前一年賺了7.32億,去年盈利更是暴增91.5%達到14億元。
作為一家典型的互聯網公司,京東健康的發展節奏較為平穩,從2015年成立到2019年正式宣布獨立運營,再到2020年底于港交所的成功上市,京東健康從一個依附于母公司京東集團的子業務板塊發展為一個較為獨立的大健康產業巨頭,在醫藥電商、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智慧解決方案等多個業務板塊均取得不俗成績。
不過和多數人的認知可能稍有出入,京東健康和它背后的大健康賽道并不僅僅是“線上藥房”那么簡單。
去年全年,京東健康活躍用戶數量達到1.23億,較前一年增加3356萬,但令業內關注的不僅僅是平臺藥品消費者的增加,在互聯網問診這一新藍海,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已入駐超4.5萬位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的醫生,平均日咨詢量已經達到19萬人次。
也就是說,全年有將近7000萬人次患者通過京東健康“求醫問藥”。
在互聯網發展的前十年,主要解決的是信息傳播問題,而在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十年,如何在各行各業打通線上線下藩籬才是發展的命門所在。
截至今年一季度,京東健康市值超過1500億港元,但其僅僅是體量龐大的大健康產業中的滄海一粟。
普華永道此前在相關報告中表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大健康市場規模已達到13萬億,且在過去8年中高速發展,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3%,目前已經躍居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而在截止到2021年中的一年時間里,國內的就已經發生至少210筆大健康方向的并購交易,累計交易金額高達861億元。
七普數據揭露了我國高度承壓的老齡化現狀,60歲以上人口占比接近五分之一,而近年來持續進行中的消費升級也讓高達84%的消費者“明顯比以前更關注健康”。
有機構測算,未來十年國內大健康行業市場規模仍將保持年均10%左右的高增長。根據此前京東健康在招股書中的預測,2030年我國大健康市場規模可能將增至21萬億元。
京東健康為大健康產業未來提供了現成的學習樣本,非凡的發展速度同樣也在鼓勵更多互聯網公司加入這一產業,共同分羹發展。
近日就有財經媒體報道,此前在私域電商領域大展拳腳的新電商平臺順聯動力,將于4月6日晚8點正式上線“順聯健康”項目,這也是繼直播業務之后,順聯動力發力的又一重量級業務板塊。
據了解,在成為順聯健康會員后,消費者將一直享受會員權益,不僅可以在平臺上享受到專家在線免費咨詢服務,順聯健康還將在線下建立“順聯之家”,做到線上線下聯動。
其實從順聯動力最近幾年的發展動態來看,大健康板塊早已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
在2019年推出“雙百計劃”后,順聯動力便在大健康領域持續打造新消費品牌,以2020年4月發布的大健康品牌朵杞為例,相關的健康果飲產品在平臺銷量已經超過1360萬瓶,不僅打破平臺新品銷售記錄,還以熱銷品牌為基礎,研發更多平臺消費者所需的健康產品,不斷加強在大健康細分領域的擴張。
此外,2021年2月7日,順聯動力獲得的國家藥監局所頒發的《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更是為其在大健康領域的深入探索打開通路。
市場普遍預期,順聯動力未來的資本化之路,將不僅僅是以一個私域電商平臺的角色出場,大健康業務將為其提升估值提供相當的助力,并且不排除未來等業務成熟之后的再次分拆上市,一如京東和京東健康。
2021年,順聯動力已經完成三輪1.5總額億元的Pre-IPO級融資,近期港股上市公司中天順聯更是發公告稱,擬通過可變動權益實體安排實際控制順聯動力母公司浙江順聯的營運以及全部經濟權益及利益。
從已經上市的京東健康,到上市在即的順聯動力,二者的發展路徑雖然稍顯差異,卻為我們構筑了同樣的一幅關于大健康產業的未來光景。
“醫”和“藥”結合,打通線上與線下,不僅僅是領域內互聯網公司的發展目標,更是時代所賦予的歷史重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康透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