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守護萬億級消費市場 營造特色消費環境
2021-09-05 16:23:54 來源:南方日報
在流光溢彩的萬億級商圈里,不僅能“買全球”,還能打卡網紅店,看展、游園,實現在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一站式休閑娛樂——這是廣式生活的現代“打開方式”之一。
從游人如織的白天,到人聲鼎沸的夜晚,24小時不停歇的“廣式服務”,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如回家般的溫暖體驗。
人是故事的主角,消費最終落腳點是人,個體消費者的體驗感是對一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最為“主觀”也最為“直觀”的評價指標。
從全國率先開創的出租車“揚手即停”,到形成餐飲服務的“三勤”標準,再到推出全國首個商圈服務聯盟標準和商旅文服務規范,在做好“消費舒適度”上,廣州馬不停蹄:在中國消費者協會《2019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4個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二,在11個華南區域城市中排名第一。
站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聚光燈下,不僅要有世界一流的產品供給,還要營造世界一流的消費環境,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消費得既開心更放心。
吸引全球來客前來“嘆生活”,廣州,步履不停!
追求“極致體驗”
穿上復古服裝,在店里品嘗一杯特色懸崖咖啡,再和好友去周邊商場里逛個展,“儀式感”滿滿。這個周末,白領何小姐特地來到具有126年歷史的意大利品牌咖啡Lavazza拉瓦薩“打卡”。
首次進駐廣州,這家百年品牌選擇了有著“華南第一商圈”美譽的天河路商圈,這也是何小姐最愛的打卡地。“雖然網上也能買到大牌,但線下有著不同的體驗感。逛街的目的早已不局限于買買買,而是體驗生活與社交的愉悅。”她說道。
多元化的消費場景和高品質的商品選擇,是人們對于天河路商圈的第一印象。前衛新潮的時裝、香氣四溢的美食、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背后,是天河路商圈一直以來對“以人為本”理念的貫徹,這也是廣州商貿一路領先全國的“秘訣”之一。
1996年,中國國內的第一家購物中心天河城在天河路上誕生,隨后維多利、正佳廣場、廣百中怡、萬菱匯、太古匯等商貿載體先后在天河路布局。
“20年前,太古地產就已從一系列市場調研中發現,廣州的居民儲蓄處于全國高位,人們對高品質消費的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和釋放,因此決定在此打造一個高端綜合性購物中心。”廣州太古匯總經理黃瑛說。
屹立于天河路核心地帶的廣州太古匯經過十年發展,已經被視為“廣州城市商業的天花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廣州太古匯靠的也是追求極致的消費體驗。
把花園搬上購物中心屋頂、在停車空間中引入港灣式停車站點、在全市購物中心率先推出代客泊車服務、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盥洗空間……在黃瑛看來,“極致體驗”是成就“好商場”的制勝法寶。
在物質富足的當下,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生活的提高。購物已經不再是逛街的主要動機。“顧客來到商場除了購物消費外,還有文化、社交、情感等多維需求。”黃瑛說道。
更多具有開創性的實踐在天河路商圈開展。建最大的室內海洋館、引進頂級演出的劇院、打造永不落幕的“體育盛宴”促商旅文體融合……從“苗圃”到萬億級商圈的持續“裂變”,華南第一商圈的成長之路成為廣州商業的進階史。
在廣州,不斷迭代升級的商圈和專業市場,構筑起多層次的消費市場供給。從“買買買”到“嘆生活”,消費的意義和內涵也在延伸。
更優質的消費體驗,需要更高水平的標準要求,驅動著消費環境的持續優化。
去年,天河路商圈建立全國首個商圈服務聯盟標準和商旅文服務規范,對商貿載體服務環境、服務設施設備、運營管理、商品與服務安排等制定了具體要求,商圈商旅文服務工作至此朝著標準化、模塊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方向發展。
“當城市遇見商業。業態融合賦予消費者更大體驗價值,是商貿業高端發展的神奇密碼。”天河區商金局局長王鶴表示,下一步,天河路商圈將從產業發展與市場主體、消費升級、環境提升與空間擴容、服務優化的29個事項任務清單著手,推動高質量發展。
營造“安全感”
“不用去現場,維權也一樣方便。”不久前,市民小張通過“廣州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找到了“12315”智能機器人“小法”,在手機上完成了消費投訴。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不少廣州消費者感受到了消費維權的新變化——智能化讓消費投訴一鍵搞定。
上線、上云讓消費維權更簡單。去年,廣州市市場監管局12315指揮中心召開了首次旅游糾紛網上調解會,通過旅行社和游客連線參加的形式,專業的法官、律師共同為投訴雙方提供法律意見和解決方案,最終,投訴方和被投訴方均表示滿意。
落在實處的監管舉措,是消費者“安全感”的歸屬,也是營造一流消費環境、促進商業持續繁榮的基礎。重視消費環境建設,提升消費供給、暢通消費維權,更是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的必由之路。
比如南京新街口商圈推出消費糾紛“先行賠付”制度,贏得消費者良好的口碑。消費者認為自身合法權益受損時,可以直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索賠,消費者對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處理結果不滿意的,可以向商場投訴,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經過核實,被消費者投訴的商家確實存在過錯的,商場將按照建立的賠償先付制度向消費者先行賠付。
推動高水平商圈建設和市場監管水平提高,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助城市消費的魅力大幅增強。建成具有安全感的“購物天堂”,成為越來越多大城市的共同追求。
眼下,廣州正著力實施“美譽”工程,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便在于健全消費者投訴高效處理機制、加強消費領域誠信體系建設,提升廣州在全球消費旅游目的地中的顯示度和美譽度、輻射力和影響力。
一手抓消費市場執法、一手抓誠信體系建設,全力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放心消費環境創建工作,廣州努力建立國內外消費者、各類商家“近悅遠來”的市場環境。
數據顯示:2020年,廣州放心消費共建單位數量由2019年的2883家增至4591家,廣東省放心消費承諾單位和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共1822家,為提振消費信心,推動復工復產作出貢獻。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撬動需求。今年1至7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12.93億元,同比增長16.8%,兩年同期平均增長3.1%。
供需良性互促,不斷提振消費信心,廣州以“安全感”守護萬億級消費市場。
“廣式服務”新內涵
一直以來,廣州的餐飲業都有著“三勤”的說法,即“勤跑、勤開口、勤換”。
相關閱讀